目录
目 录
作者简介
导言
第一章 在多变的时代,帮助孩子感到安全的四项原则
四项原则
多和孩子共处 ◣
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忧虑 ◣
给孩子具体而实在的安慰 ◣
帮助他人 ◣
不断发展的安全感
婴儿和幼儿 ◣
学龄前儿童 ◣
学龄早期儿童 ◣
青少年 ◣
有特殊需要的孩子 ◣
未来的愿景
第二章 如何成就有安全感的孩子
与家人的关系
韧 性
有安全感的孩子的特征
依靠重要的人际关系获取慰藉的能力 ◣
能全面表达自己情感和需求的能力 ◣
解决问题和进行创新的能力 ◣
说出想法,表达各种情绪的能力 ◣
推理和思考的能力 ◣
能看到事件背后的多种原因并能理解“灰色地带”的能力 ◣
塑造个人内在标准并且培养自我认知的能力 ◣
安全感和同理心
第三章 婴儿期和童年早期的安全感
安全感的六大心理基础
学会平静并能关注周围的世界 ◣
感觉温暖并愿意亲近他人 ◣
无须言语的交流 ◣
懂得与他人沟通进而获得想要的东西 ◣
说出想法,表达情绪◣
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联结各种想法的能力 ◣
婴儿和学龄前儿童苦恼与不安的共同征兆
过分忧伤 ◣
好斗和过分冒险 ◣
过分害怕和焦虑 ◣
回避某些情感 ◣
害怕用语言表达情感 ◣
身体上的病痛 ◣
混乱的行为 ◣
被动、无助的行为 ◣
封锁情绪 ◣
退缩 ◣
帮助婴儿和学龄前儿童增强安全感
地板时间 ◣
根据每一个孩子的个体特征调整地板时间 ◣
解决问题 ◣
设定界限 ◣
第四章 小学时期的安全感
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的新能力
三角思考的能力 ◣
用相对的观点来看待情感和人际关系 ◣
内在的标准和日益增长的自我感知 ◣
小学时期孩子不安的征兆以及父母可以帮助的途径
过分害怕和忧虑 ◣
过分忧伤或抑郁 ◣
过分依赖群体 ◣
极端的以自我为中心并且颐指气使 ◣
认为所有的事情都针对自己 ◣
极端和刻板的想法 ◣
支离破碎的思维 ◣
躲入幻想的世界 ◣
否认自己的感受 ◣
限制自己的情感范围 ◣
身体上不适的症状 ◣
冲动和混乱的行为 ◣
被动和无助 ◣
封锁情绪 ◣
退缩 ◣
小学时期,增强安全感的五项原则
善用“地板时间” ◣
与小学生一起解决问题 ◣
用同理心感知孩子 ◣
把挑战分解成若干部分 ◣
给孩子设定行为界限 ◣
第五章 自信且有安全感的青春期
青春期具备的新实力
日益增长的自我感知 ◣
预料未来 ◣
应对依赖 ◣
控制性欲 ◣
控制自身的攻击性 ◣
为未来做打算的能力 ◣
更好的学习能力 ◣
亲密关系 ◣
青少年苦恼的征兆
缺乏相应的人际关系和兴趣 ◣
沉迷于某种兴趣 ◣
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 ◣
性早熟或过多涉入性行为 ◣
冒险行为 ◣
饮酒和吸毒 ◣
恐惧、担心和焦虑 ◣
悲伤和抑郁 ◣
对未来感到害怕 ◣
帮助青少年更有安全感
闲逛时间 ◣
解决问题 ◣
同理心 ◣
循序渐进 ◣
设定行为界限 ◣
第六章 帮助儿童和青少年迎接未来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