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温暖并愿意亲近他人 ◣
学会平静可以培养婴儿的注意力。婴儿如果要想变得温和、相信他人,并且亲近照顾他的人,就必须懂得平静。四到六个月大时,婴儿就开始研究父母的表情。当他们逗弄她时,她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回应,比如温柔的呢喃和微笑,来和父母一起学习爱的真谛。如果是一个七岁的孩子,当他坐在桌前独自用功时,看到老师走过来,他会微笑着同老师打招呼,并自豪地让老师看自己的功课。如果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他会在下课时和朋友们一起玩笑聊天,偶尔与朋友勾肩搭背,或开玩笑地追逐打闹。
如果幼儿不能形成一对一的亲密关系或群体关系,那么在向下一个阶段发展之前,他会遭遇到一些非常基础的挑战。这是因为个体大部分的学习,来自早期人际关系的体验。当婴儿懂得微笑回应时,就已经开始学习逻辑思考了。实际上,对挫折的忍受能力,也能反映出孩子是否能心平气和地对待事物,比如时间的问题。就其本质而言,这是一个关乎婴儿情绪的概念,因为它和需求的满足有关:一种是马上能得到想要的东西,一种是需要等待之后才能得到满足。早期对时间产生的情绪感知,对于婴儿掌握抽象的时间观念和以后培养耐心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婴儿最开始是通过与父母的交往进行学习的。当婴儿感觉受到良好照顾,并且可以依赖父母或看护者的安慰与关怀时,就迈出了学习的第一步。与父母的关系可以让他们在情感上有所维系,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不会有孤独无助的感觉。当你感到难过、忧虑或害怕时,如果要寻求他人的帮助,需要你对他人相当信赖,与人分享快乐则不必如此。
与父母的关系可以让他们在情感上有所维系,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不会有孤独无助的感觉。
当父母都出外工作,家人的陪伴越来越少时,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所需的东西——时间、同理心、自在放松的亲昵——就很可能轻易失去。因此,为了满足孩子们对亲密关系的需要,父母有必要重新考虑自己许下的种种承诺。
当一个孩子与家人形成了温馨、融洽的关系时,他不但可以在遭遇压力、挑战、冲突时依赖它,还可以借此葆有一种长久的安全感。这是因为孩子已经将这些亲密关系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婴儿感觉自己很好、很重要、很有价值并且值得父母照顾,都来自这种体验。没有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不相信他人的孩子,通常在内心深处都有很深的不安。因此,人际关系是能让孩子产生安全感的基础。相反,如果孩子的人际关系不能持续或者过于狭隘,他们就无法建立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