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每一个孩子的个体特征调整地板时间 ◣
根据孩子的个体发展特征进行游戏,可以成功地与孩子在地板时间里进行互动。以下五种不同的分类,或许可以描述你的孩子的发展概况(可能是某一种,或者是几种情况的混合)。
容易感到挫败、过于敏感的孩子。有些儿童非常敏感,即便是轻微的触动、些微的声响、亮光或突然的移动,都会吓到他们。当你与敏感的孩子一起游戏时,他可能非常谨慎,并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新的情况。他也可能特别需要当主导者,在所有的行动中控制他人。天性敏感的孩子想要尝试人生百态,但却喜欢每次只尝试一点。家长需要不断地采取假装游戏,才能引导其进入正轨。尤其重要的一点是,家长要尊重他想做主导的欲求,通过游戏让他逐渐体验勇敢果断,从而变得日益自信。
反应迟钝的孩子。反应迟钝的孩子可能不大愿意通过肢体动作、语言或假装游戏来主张自己的意愿。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需要多加引导,鼓励他们参与活动。过不了多久,好奇心或兴趣就会让孩子们醉心于游戏之中。甚至到了最后,他可能很享受父母在房间里和他一起玩游戏。通常,这样的孩子在能够用语言表达心思之前,需要通过肢体语言和假装游戏来表露自己的勇敢和自信。
渴求感官刺激的孩子。对于过分活跃的孩子,父母的任务将会更多。首先,家长应该因势利导,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引导他将注意力集中到其感兴趣的事情上,而不是来回地变换主题。否则,孩子对新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渴望可能变得狂乱不羁、恣意妄为,而不是积极有序地参与游戏。这样的孩子一旦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选择的某个主题上,他可能会坐下来聚精会神地玩上一刻钟甚至更长时间。其次,你可以试着混入“调音”的游戏,由快到慢,由嘈杂到安静,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一个非常活跃的孩子可能需要父母格外的抚慰以及关怀,才能在他们的鼓舞下,运用概念和采取行动。要知道,一个感到自己缺乏自制的孩子是不会有安全感的。
能注意到所见但注意不到声响的孩子。有些孩子在弄清楚周围的声响上比别的孩子困难,且经常注意不到父母所说的话。父母与其指着各种物品或书中的图画教他,倒不如利用“地板时间”给孩子提供额外的机会锻炼他的理解力。假装游戏可以让孩子自发地与洋娃娃或机器人进行“谈话”,这种自然的方法很能促进孩子的表达能力。当你知道孩子需要东西时,就跟他聊天,同样可以帮助孩子注意周围的声响。
能注意到声响但很难理解所见的孩子。与上面的情况相反,有些孩子能注意到声响,却很难搞清楚看到的东西。家长可以采用寻宝、搭建积木之类的假装游戏,并利用足以刺激视觉的道具,来锻炼孩子的视觉反应能力。这样做会很有用处,因为通过游戏,可以激发孩子们更仔细地注意视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