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挑战分解成若干部分 ◣
鼓励孩子去挑战和处理难题的一个不错方法,就是不断地累积小的成功,让孩子获得美好体验。通过帮助孩子一次解决一点小问题(而不是一头栽进难题中),能让孩子对自己感到满意,并且避免产生失望的情绪。比如有的孩子经常这样说:“学习数学到底有什么用?我从来都没学好过!没有人会喜欢我的。”相反,无论是什么挑战,我们的目标都在于将其分解成若干小部分,好让孩子一次完成一个,由此产生一种成就感。
就拿一个常见的问题来说,很多孩子学不好数学。众所周知,数学不好的孩子往往缺乏数字概念。他们很难凭直觉搞清楚十是五的两倍,或者二十是十的两倍。如果你只是试图让孩子提高记忆力,他还是会觉得自己是失败者;如果你试图采取拔苗助长的办法,那么结果可能会更糟。
对此,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步骤。第一步,你可以从帮助孩子搭建积木开始,让他看出十块积木和五块积木有什么不同。第二步,你可以让他数自己的手指头,看十和五的区别。第三步,你可以试着让他练习简单的加法,诸如1+1=2 和2+2=4,确保他在头脑里形成数字概念。通过帮助孩子在这些小的方面获得成功,会让他对自己感到满意并且避免产生自我挫败感。
tips 增强小学生安全感的五项原则
☆ 每天有固定时间段的“地板时间”;
☆ 与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 用同理心感知孩子;
☆ 将挑战分解成若干部分;
☆ 给孩子设定行为界限。
采取这种方式并通过适当的训练,对于解决孩子面临的任何惧怕和心理障碍会非常有用。有些孩子对于在众人面前表演,可能会感到不知所措。你可以建议他先在家人面前表演,接着在一群朋友面前试演,最后再到众人面前表演。如果孩子想去朋友家玩,但又感到害羞,你可建议孩子先邀请朋友来你们家玩几次。或者你可以陪伴孩子,一同去他的朋友家拜访。如果孩子害怕猫狗,你可以让他先接触一个比较温顺友好的小动物,然后再慢慢接触其他的动物。实际上,孩子的各种恐惧——就寝恐惧、学校恐惧、社交恐惧,或者自行车恐惧——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加以解决。
通常情况下,让父母头痛的问题不止一个。比如孩子喜欢我行我素、害怕黑暗、动手打人、不愿意坐校车等等。你该从哪里着手呢?很显然,家长不能全面出击!你可以先挑一两个重要的问题着手。比如不准孩子打人、训练他不再怕黑等。然后,将这个挑战分解成若干部分,比如要求他一个下午不准打人,或者打开他房间的门让客厅的光照进来。在一个目标成功之后,你再转到下一个目标上去。这样一来,孩子将获得短时间的满足和自信,进而激发他不断进步。
在执行惩罚的时候,要怀有同理心并且尊重孩子,事先与孩子商量好惩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