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相应的人际关系和兴趣 ◣
青少年时期,孩子们往往会扩展自己的活动范围,涉猎新的爱好,选择不同的课程、音乐或者运动等等。但是,如果一个孩子不愿意参与大多数同龄人都感兴趣的活动,那就说明他的内心很可能对未来有一种潜在的忧虑。固然,孩子们在兴趣爱好上各有不同,但这个年龄的孩子如果缺少新的兴趣爱好,那就值得我们关注。大多数青少年都会对学校的某个科目产生兴趣,诸如音乐、运动、跳舞、棋艺、电脑或者其他课外活动。
然而,更值得家长们关注的是,这个时期的孩子是否愿意发展与同龄孩子的人际关系。如我们曾经提到的,青春期的孩子会与人建立更亲密的关系,并且对于自己珍视的朋友通常会发展出很深的感情。到了青春期中晚期,孩子才会对异性产生兴趣,并且也希望与成人比如老师或教练建立亲近的关系。通常,青少年也会更成熟地与祖父母等更大家庭范围内的成员进行互动,甚至会照顾可能需要帮助的爷爷奶奶。所有这些都是这时期的孩子们应该具备的,至少是他们的兴趣或人际关系的一部分。如果孩子到了这个年龄,仍然缺少上述行为,反而躲在房间里没完没了地玩电脑或看电视,就说明孩子的内心有潜在的苦恼。
如果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还不错,回到家里后又能及时完成作业,那么很多家长往往会忽视孩子的内心需求。这样的孩子如果内心存在某种苦痛,往往很容易被家长忽略。这绝不是部分孩子会这样,这种情况实际上经常发生。举例来说,在什么时候对异性产生兴趣这个问题上,青少年们的差异很大——有些到青春期快结束时才有,另一些则早在刚迈入青春期时就开始了。家长应该观察孩子的兴趣是否得以健康发展。如果孩子开始注意衣着打扮,这意味着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长大,并开始萌发对异性的兴趣。如果孩子开始讨论某个亲友的工作多么有趣,也可能是他自己内心对那种工作有所向往。但是如果家长在孩子身上看不到类似充满热情的兴趣,那很可能因为孩子的内心对于长大充满了担忧。
如果孩子没有这个年纪该有的亲密关系,通常会显得态度冷漠、无精打采并且消极被动。有些孩子看上去十分沮丧,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这往往说明孩子内心隐藏着很深的忧虑。
在这样的情况下,尤其重要的是,要给孩子提供始终如一的温暖和关爱,并形成一种持久的滋养关系。这样做会帮助青少年增强对人际关系的兴趣。与此同时,如果父母能够改善与子女的家庭关系,孩子们就会更好地拓展自己家庭之外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