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分享——从台湾长庚医院看流程树管理
财团法人长庚纪念医院,一般简称长庚医院,是台塑企业创办人王永庆为纪念其父亲王长庚,于1976年12月1日所创办的医院,目前长庚医院拥有过万张病床,门诊每年达800万人次左右,已经成为台湾医学中心级大型医院。
从1976年正式开业至今不到40年的时间,长庚医院由最初的一家台北分院,已经发展成立基隆、嘉义、云林、桃园、林口和高雄分院,以及厦门长庚医院和即将正式运营的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如表91所示。业务范围已经从医疗领域扩展到养生、居家护理和养老等健康领域。长庚医院现有病床总数1万余张,超越台大、荣总两大公立医疗体系,成为台湾最大的医学中心和亚洲甚至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大规模医疗机构。除医疗外,长庚医院还发展了长庚养生文化村、护理之家等。
表9-1 长庚医院概况

(续)

注:1.高雄市立医院2000年由长庚代管。
2.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和成都长庚医院目前正在建设中。
目前长庚医院(不含厦门长庚医院)总人力近2万人,包括9%的主治医师,6%的住院医师,39%的护理人员,18%的医技人员,18%的行政管理人员。现在长庚医院的医疗服务量占全台湾的8%~10%,门急诊每年超过800万人次,住院每年55万人次,手术量每年15万人次。
表9-2 长庚医院人力资源概况

在教学与研究领域,长庚医院全数拥有台湾当局规定的26个专科医师培训资格,可培养12类医疗人员并核发资格证。1997—1999年共有2万余名医学生、护士、药剂师、医技人员、医务管理人员来院接受实习训练。2010年,长庚医院培训住院医师1132人,实习医师306人,职员310人,全台湾有四分之一的医学院毕业生在长庚医院进行过住院医师培训。2001—2010年,长庚医院共接受过世界各地1471位学者访问。与此同时,长庚体系还创立了长庚大学及长庚科技大学,设立研究员制度,其发表于SCI期刊的论文年平均达1000余篇。2010年研究项目数目达2092项,经费总额高达28.58亿新台币。
长庚医院现在已经成为台湾最受百姓欢迎的医院,同时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经营绩效管理最佳的非营利性综合医院之一,甚至成为国际医疗机构学习的楷模。对于国内的医院来讲,“外学梅奥,内学长庚”业已成为一句口号。
长庚医院能够享誉世界,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经营管理方式,其特点集中表现为:以成本中心为依据实行分科管理;建立个人绩效制度;建立医师诊疗制度及合理的薪资制度;拥有先进的医疗技术及现代化高科技医疗仪器;拥有完善的药品管理和设备采购、财务管理制度;实行信息化管理。其经营之道在于通过管理合理化来杜绝浪费,降低成本,并且在此基础上采用低收费,来减轻病患的经济负担。
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解一下长庚医院的管理独特之处,看看它和流程树管理有哪些异曲同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