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公司选择之道
(一)大公司就业的利弊分析
1.大公司就业的优点
(1)大公司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
大公司管理机制体制完善,对员工管理严格规范,企业文化氛围浓厚。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大公司工作,接受严格、科学、规范的管理,有利于培养爱岗敬业的意识,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提升职业素养,对未来的成长颇有好处。
(2)大公司培养团队意识。
大公司分工更加精细,每个人犹如产品链条上的一个螺丝钉,在工作中发挥着自己的独特作用,如果少了其中一个,工作可能就会陷入困境,所以,大公司更需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而且,大公司大项目多,完成任务的难度大,再有能力的人可能都无法单独完成一项高难度的工作,需要齐心协力,博采众长,所以,大公司更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
(3)大公司能开阔视野。
大企业能提升个人的视野。大公司管理理念先进,技术先进,人员素质高,业务活动往往是综合性的,业务上的往来会十分频繁和多元化。因而,在大公司工作,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才,了解到各行各业的工作,有利于开阔眼界,提升能力。
2.大公司就业的缺点
(1)专业面窄。
大公司分工精细,如果你不去换岗位,一般只能在一个工种上专研学习,所学专业技能非常有限。
(2)无法纵览全局。
大公司员工的作用就像一套设备中的一个小螺丝钉,他只清楚自己岗位上的工作职责,对其他方面的工作了解较少,无法独立完成一个较大的项目,对全局的把握能力不强。
(3)竞争激烈。
大企业工资高,高层次人才多,能力出众的人也多,即使你非常勤奋刻苦,工作能力强,也很难脱颖而出。所以,在人才济济的大公司竞争非常激烈,要想一下子出人头地很难,一般得“熬”上几年才有可能晋升。
(二)小公司就业的利弊分析
1.小公司就业的优点
(1)训练你成为多面手。
小公司的规模通常比较小,所以人数不多,制度不太完善,岗位职责划分也不太明确,对专业的要求不高,领导一般希望员工成为“万金油”,哪里需要往哪里涂。在这种情况下,员工通常身兼数职,得到多方面的锻炼机会,能力提升比较快,发展空间比较广阔。
(2)每个人都是主角。
小公司资金短缺,一般会想方设法精简人员,绝不会养闲人,每个人都承担着繁重的工作,都要能做到独当一面,发挥最大的作用。所以,每个人都是公司的主角。如果你具备多方面的才能,能证明你的价值,公司会想方设法培养你,留住你,给你较好的晋升渠道,这在大公司是很难实现的。
(3)人际关系简单。
小公司人员关系简单,注重实际结果,不会像大公司一样产生“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导致人际关系复杂。工资也不一定比大公司低。
2.小公司就业的缺点
(1)无法开阔眼界。
小公司的设备相对落后,工作理念没有大公司先进,无法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2)待遇相对较差。
小公司一般资金相对短缺,员工待遇、福利往往没有大公司好。
(3)工作相对辛苦。
小公司人手较少,老板恨不得员工一个顶俩,甚至成为职场“万金油”,哪里需要去哪里,因此,在小公司工作可能更辛苦。
(三)大小公司选择之道
1.大公司喜欢专精,小公司喜欢全能
大公司部门多,人员多,分工精细,管理严格。每位员工负责一小块工作,只要把自己的责任田管好,做到精益求精,就能得到领导的认可。而小公司正好相反,人手少,一个人需要负责很多工作,所以更倾向于全能型人才。
2.独挑大梁VS后备人才
大公司一般规模比较大,业务成熟,需要比较稳定的管理队伍。为避免人才流失导致公司利益受损,企业一般会培养一定数量的后备管理干部。这些储备干部如果很长时间得不到提拔,处境会比较尴尬。而小公司工作环境相对比较差,待遇不高,人手少,有能力的人不愿意来小公司工作。这就意味着,这里的职工有更多的锻炼和晋升机会,有能力的员工往往能够挑大梁,成为领导的左膀右臂,甚至成为公司的核心人员。
3.稳步成长VS野蛮生长
一般情况下,大公司更喜欢性格稳重、踏实肯干的员工,因为大公司有较为深厚的企业文化,能提供较全面的职能技能培训,能帮助员工慢慢成长。而小公司更适合有创新能力、有金点子的人。他们新奇的思想会给企业带来新鲜的血液,带来发展的良好机遇;即使出现差错,小企业的项目一般不大,损失也不会很大,小企业可能会给你快速试错的机会。所以,对于没有明显特长的人来说,毕业后去小公司锻炼几年,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四)大小公司选择技巧
1.明确自己的职业追求
(1)学习的机会or展现的舞台?
刚毕业时,大家不要过于在意工资福利,也不一定要找一个很大的平台,因为暂时没有多少经验和能力,不管在大公司还是小企业,都无法一下子出类拔萃。我们需要一段时间去积累职场经验,只有不断沉淀自己,做到厚积薄发,才能在职场上慢慢立稳脚跟。所以,最初求职时,我们要尽量寻求学习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只有具备够强的能力,才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私人定制技能or行业通用技能?
所谓私人定制技能是指,这项技能只适用于某一家公司,离开这家公司就会失去竞争力,甚至别的公司根本不需要这项技能。典型的案例就是塞班系统程序员,当诺基亚倒闭后,这项技能就没有多大价值。而行业通用技能就是指这项技术不管在哪个单位都适用,都是能产生价值的。如果你掌握的是私人定制技能,那你离开这家公司就得一切从零开始,以往的经验将会一笔勾销;而行业通用技能则相反,你在这里积累的经验,无论放到哪里都同样有用,你的职场经验将会给你加分。这样的能力,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3)让公司为你打工or你为公司打工?
选择就业单位,首先要考虑到这个单位对你的成长有什么作用,是能给你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还是能增加你的人脉,离开这家公司,你会有什么收获?一般来说,大公司往往能给你带来较为先进的管理经验、优秀的人脉、较好的行业资源。但在小公司你会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会涉足更多的工作领域,更有助于你全面发展,晋升机会也会大大增加。
所以,不管是人脉、平台、经验,你做过的事、吃过的苦、见过的人,都将成为你人生的宝贵财富,成就你的事业和人生。
2.选择适合自己的
如何选择最合适自己的道路,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考虑。
(1)比挑选平台更重要的是进入核心部门。
我们常常听到人力资源经理跟你说,这个部门是单位的核心部门,你进去好好干,将来前途无量。但实际上,事实并非如此,一般刚进去工作很难进入核心部门,而且岗位也是最苦最累的岗位,因为好的岗位一般早被先进去的人占领了。
下面这张企业价值链模型图(见图1-2),告诉你如何分辨企业核心部门。

图1-2 企业价值链模型图
主价值链上的职业可以直接为公司创造价值,比如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都介入了具体的产品或服务,能为公司直接带来利润,是最不可或缺的核心部门。
而辅价值链上的职业则间接为公司创造价值,为主价值链服务,比如行政,财务、法务等部门,不直接介入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是为公司整体服务的辅助部门。
用途1:选择职能
假如你现在要找工作,对于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完全没有概念,却又想筛选出核心岗位,那么就可以用这个工具来初步框定一下大方向。
用途2:选择行业
图1-2中的各类职能的重要性,在各个行业是不同的。比如说,在电商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营销,那么市场营销职能就是公司的关键。而在工具型产品(比如今日头条),关键因素是推荐算法和产品,那么这两个职能就是公司的关键。如果你所选择的职能,在行业内是关键职能,那你获得的发展资源和发展机会将大有不同。
(2)跟对老板比跟对平台更重要。
最值得一提的是,无论什么时候,能遇到跟你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一致,且愿意指导你,帮助你成长进步的领导,比任何大公司甚至高工资都重要。因为优秀的领导能支持你的思想、观点,肯定你的成绩,不仅会让你心情愉快,而且会让你对工作充满信心,最大限度地激发你的潜能,更有助于你达到成功的彼岸。
课后延伸
一、国家最新大学生就业政策
1.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各级政府要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工作条件,主要充实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从事教育、卫生、公安、农技、扶贫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在艰苦地区工作2年或2年以上者,报考研究生的,应优先予以推荐、录取;报考党政机关和应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
2.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考或招聘,择优录用。
3.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对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要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取消落户限制。
4.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凡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1年内免交登记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条件的地区由地方政府确定,在现有渠道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
5.为高校毕业生办理户口和人事档案手续提供便利。对毕业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本人要求户口和人事档案保留在学校的,按规定保留两年。在此期间,档案管理机构对保管其档案免收服务费用;本人要求将户口转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按照户籍管理规定为其办理落户手续,人事、教育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负责办理相关手续,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免费提供人事代理服务。本人落实工作单位后,公安机关按有关规定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6.毕业半年以上未能就业并要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持学校证明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城市或县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街道劳动保障机构应免费为其提供就业服务。对已进行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有条件的城市、社区可组织其参加临时性的社会工作、社会公益活动,或到用人单位见习,给予一定报酬。对于因患病等原因短期无法工作并确无生活来源者,由民政部门参照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给予临时救助。此项费用由地方财政列支。
7.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等职业学校(大专)毕业生,对就业困难的应届高职(大专)毕业生,由劳动保障、人事和教育部门共同实施“高职(大专)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对需要培训的应届高职(大专)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费由教育系统承担,职业技能鉴定费由劳动保障部门适当减免。
二、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
1.税收优惠。持人社部门核发“就业创业证” (注明“毕业年度内自主创业税收政策”)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指毕业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创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 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对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小型微利企业,按国家规定享受相关税收支持政策。
2.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贷款额度为10万元。鼓励金融机构参照贷款基础利率,结合风险分担情况,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对个人发放的创业担保贷款,在贷款基础利率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以内的,由财政给予贴息。
3.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毕业2年以内的普通高校学生从事个体经营(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4.享受培训补贴。对大学生创办的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交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年社会保险补贴。对大学生在毕业学年(即从毕业前一年7月1日起的12个月)内参加创业培训的,根据其获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或就业、创业情况,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5.免费创业服务。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可免费获得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提供的创业指导服务,包括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
6.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高校毕业生可在创业地办理落户手续(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7.创新人才培养。创业大学生可享受各地各高校实施的系列“卓越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同时享受跨学科专业开设的交叉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等,以及探索建立的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
8.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自主创业大学生可享受各高校挖掘和充实的各类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以及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的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同时享受各地区、各高校推出的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
9.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自主创业大学生可共享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放的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各类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等科技创新资源和实验教学平台。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和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以及高校学生成立的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10.改革教学制度。自主创业大学生可享受各高校建立的自主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累计与转换制度;还可享受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的新探索。同时享受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以及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等系列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的教学实践活动。优先支持参与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
11.完善学籍管理规定。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可享受高校实施的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12.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自主创业大学生可享受各地各高校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的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以及地方、高校两级信息服务平台,为学生实时提供的国家政策、市场动向等信息,和创业项目对接、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可享受各地在充分发挥各类创业孵化基地作用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建设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相关培训、指导服务等扶持政策。
经典诵读
1.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广大劳动群众要勤于学习,学文化、学科学、学技能、学各方面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练就过硬本领。要立足岗位学,向师傅学,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梦想属于每一个人,广大劳动群众要敢想敢干、敢于追梦。说到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现在,党和国家事业空间很大,只要有志气有闯劲,普通劳动者也可以在宽广舞台上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
——节选自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2.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 《说苑·谈丛》
【释义】谋划好了再去行动,事业就能繁荣昌盛;行动之后再去谋划,事业就会失败。
【解读】一个人如果事前总是周密地思考,精心地策划,巧妙地安排,然后才付诸实施,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姜太公最早将此智慧运用于政治中,历史证明可以获得极大的成功。
3.成大功者不小苛。—— 《说苑·政理》
【释义】成就伟大功绩的人不在小事上过多地苛求。
【解读】此句主要是谈整体和布局,主流和支流,大业和小事之间辩证关系。总体来说,一个人应以整体、主流、大业为重,不应在局部、枝节、小事上过多地苛求,应该放眼于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