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从目前高校的总体情况来看,大多数大学生具有正义感、同情心和较高的责任感。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责任感明显淡化,他们漠视自己对国家、集体、家庭以及他人的责任,不愿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
(一)以自我为中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可程度也越来越高。大学生在进行求职和工作等未来发展方面都希望能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另一方面,他们在为国家发展付出汗水的同时,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使得当代大学生在进行一些活动的时候更加注重后者,能够始终贯彻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大学生越来越少。崇尚“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的欲望也不断强化,因而在升学、就业、爱情等重大问题上,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自我价值的发展要求比较高。
(二)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
就家庭责任感来说,大部分同学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形成了对自己与家庭关系的感性认识,并进而萌发出对家庭的责任感。但又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家庭责任意识不强,习惯把一切责任都推给父母,只知向父母索要而不思回报。
当今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强主要表现在当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出现实际的冲突时,表现出明显的向个人利益倾斜的特点。如许多大学生不愿去条件艰苦但国家需要发展的地方去就业,还有一些大学生一旦找到更好的工作就和原工作单位毁约等。
(三)爱情、婚姻责任观,对待他人的责任观不强
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只是为了寻求读书吃饭的同伴,毕业时大多数会分手;另一部分同学则是随波逐流,把在大学谈恋爱当作一种时尚,盲目随从。有时对同学、朋友、老师的责任感也明显淡化,如有些同学在追求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往往忽略甚至排挤朋友、同学,有些同学对待上过课的老师见面也不问候,判若路人。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爱情、婚姻责任观,对待他人的责任观不强的表现。
(四)思想境界有所提高,行动有所偏离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认识到积极进取、尊重生命、热爱集体、倡导和平等观点的正确性,但是在实际行动中,还是能够看到这样的情况:当他把电脑打开,就犹如坠入梦境如痴如醉,游戏一开始就忘乎所以;对学校里的很多事情,班级的事情乃至宿舍的事情漠不关心,以为这些永远只是班上那几个人的事;一个会议,全班总会有几个人迟到或者请假;一次班级聚餐,依然差那么几个;一次学校或学院的重大活动,总会有人拖拖拉拉,到处找借口。他们都显得格外的淡定,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