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大学生自主择业意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一、增强学生自主择业意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进行大学生择业心理健康教育时,主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更新“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观念。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增强大学生的择业自主性和主动性,强化其创业意识、挑战意识和竞争意识。主要从自我评价、就业观念、创业教育、心态等方面进行引导。

(一)自我评价

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获得成功,除了必备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外,还应有充分的职业心理准备。所以,择业中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与不足,敢于通过竞争去实现职业目标。

(二)就业观念

择业中会经常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很多学生不愿自己处理这些问题,把希望寄托在亲人、朋友身上。因此,我们在进行择业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要引导其在心理上向“等、靠、要”的传统择业观念告别。

(三)创业教育

毕业前夕,学校要经常性地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主创业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其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培养他们走“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之路。

(四)心态教育

大学生择业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态引导主要是帮助学生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就业,克服择业心理障碍,有效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