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业与跳槽
择业就是择业者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能力,从社会上各种职业中选择其中的一种作为自己从事的职业的过程。任何已具备劳动能力的人,都要进入社会职业领域选择特定的职业。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择业者不仅要考虑到个人的需要、兴趣、能力等因素,还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初入职场,经验不足,可能会有多次跳槽的经历,但每次都能跳对吗?
课堂导读
2011年林旭进入深圳一家世界500强外企实习。当时选择这家外企,林旭看中的是它的企业管理比较完善,薪资待遇也不错。然而,林旭进入这里实习了一段时间后才意识到,他并不适合在外企工作。500强外企的管理非常完善,完善到你上班从公司哪个门进入、用哪一台电梯都规定得清清楚楚,这让林旭感觉很难有自己发挥的余地,很难对外企产生归属感。实习了大半年后,林旭开始重新关注外面的一些招聘信息。刚好,广州一家大型国企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校园招聘。他在网上收集了这家国企的信息,发现这是一家正值成长期的企业,入职薪水是他现在的一半。但是,以他的观点,目前中国正处于能源产业升级的大发展阶段,这个企业今后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以他的学历背景、实习经历以及个人素质,很快就被这家国企招收录用。2012年7月,林旭正式与这家国企签订了合同,成为一名管理见习生。至此,林旭完成了从500强外企到大型国企的选择。
2012年,这家国企正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一些与林旭同期进入的员工,熬不住创业的艰苦,有一部分选择了跳往更高薪的民企,还有一些选择了考公务员。接下来的两年,林旭在企业的工作可以用一个“熬”字来描述。他所在的经营管理部负责管理绩效、招标管理,原来手下有三名工作人员,但有两人均跳槽了。由于暂时未能招入新人,原来两名下属的工作全部由他和另一名下属扛了下来。在最困难的时期,越能熬得住,机会往往就在不知不觉中来临。随着企业的发展,业务量增大,人才需求增大。2017年,企业出现了部门经理职位空缺。工作勤奋、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林旭,平日的工作就受到领导的好评,因此,自然就成为晋升职位的备选人并顺利通过了考察,获得了晋升。而同一时期,林旭原来那家500强外企,由于其工厂从东莞迁往泰国,在中国的总部也从深圳转移到曼谷。原来同一批实习留下的人,纷纷重新择业,从零开始。
任部门经理后的工作并不轻松,林旭也正是在这种高难度和高强度的工作实践中得到了真正的锻炼,个人的职业价值也不断提升。
三年后,企业因业务发展,成立地区分公司。林旭再一次被任用,成为一名带领600多人团队的地区总经理,也是集团内最年轻的区域公司老总。
从林旭的成长历程,我们看到,一个人要谋求发展,努力付出是必须的,想要企业承认和尊重你的努力和价值,首先你必须让自己为企业创造价值。但选择无疑很关键。我们每一次选择,都不是盲目的,是在分析自身的条件、个性,对外部环境有一个判断的基础上,再做出有利于个人成长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