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考古论集·2018卷 古陶瓷研究》简介
《艺术考古论集·2018卷 古陶瓷研究》这本书是由.周晓陆,周俊玲主编创作的,《艺术考古论集·2018卷 古陶瓷研究》共有309章节
1
艺术考古论集(2018)古瓷研究编委会
顾 问 禚振西 张朋川 齐跃进 王 博 主 编 周晓陆 周俊玲 副主编 曾智泉 朱 平 陈 磊 催兴众 李兆楠 主 办 西安美术...
2
前 言
□ 周晓陆(西安美术学院) 2018年10月27日,在西安美术学院召开了“第四届古陶文化艺术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古代釉陶艺术展”,考古界、文物界、古陶瓷界、艺术史论...
3
中国釉陶艺术的前思后想
□ 张朋川(苏州大学) 古陶的实物资料有许多新的发现,在釉陶方面也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实物资料,引起古陶爱好者的关注和研究兴趣,缘此,西安美术学院、西安市文物局、陶...
4
中华古代釉陶艺术
□ 周晓陆(西安美术学院) 古代陶瓷器是人类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大家族,陶器大约在距今一万多年以前出现,成为“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他两项重要标志是人类...
5
目录
目 录 艺术考古论集(2018)古瓷研究编委会 前 言 中国釉陶艺术的前思后想 一、单色陶衣是釉陶的前身 二、釉的产生和在商周陶瓷上的初步运用 三、汉代釉陶与早...
6
中国古代釉陶艺术发展概述
□ 杜 文(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摘 要:釉陶是中国古陶瓷中一个特殊的陶瓷品种,根据新出土的考古资料,中国目前出土最早的釉陶为战国时期,产生、演进历史已在两千...
7
一、釉陶在中国的产生与工艺源头争论
二十世纪文物考古传统观点认为,釉陶在我国产生于西汉时期,最早以铅釉陶的形式出现在中国。而对其工艺来源,至今仍未能统一。在低温铅釉陶器出现以前,中国陶器存在以漆绘...
8
二、釉陶在北朝至隋唐的演变
图3 西汉后期褐釉乐舞俑5件,河南济源泗涧沟8号墓出土 铅釉陶器在西汉武帝时期兴起于关中地区,其后,工艺向甘肃、河北甚至江西等地区传播,不同地域的汉代釉陶有一定...
9
三、朝鲜半岛新罗三彩
在朝鲜历史上的三国时期,高句丽学习了中国的人面瓦当和黄绿铅釉陶器。统一的新罗王朝与唐朝的往来更加密切,朝鲜也成为最早输入中国陶瓷的国家之一,庆州市新罗圣德王陵南...
10
四、日本奈良三彩
从日本考古资料来看,中国向日本输出的铅釉陶,应该是单彩输出在先,三彩输出在后。日本奈良平原龙田川斑鸠町御坊山3号古坟中出土的一件绿釉水滴足辟雍圆砚,为研究中国单...
11
五、波斯与埃及三彩
图11 八至九世纪波斯三彩碗 所谓“波斯三彩”,是指白底多彩绘釉陶,是九至十一世纪时期在两河流域、伊朗一带流行的产品,尤其是白胎彩绘釉陶,是在唐三彩兴起之后产生...
12
六、宋辽金以降三彩及釉陶
图12-1 北宋咸平二年(999)款三彩舍利塔 新密法海寺塔地宫出土 至宋金时期,三彩釉陶继续烧造,在河南(图12-1、图12-2)、山西、河北、山东等不少省份...
13
七、对釉陶、三彩器的发现与重视
历史上唐三彩因作为明器,不受后人的重视。清末光绪时期,在1905—1909年,陇海铁路修筑期间,洛阳北邙山一带因工程而毁坏了大批唐代墓葬,发现了为数众多的唐三彩...
14
参考文献:
[1]李知宴.中国釉陶艺术[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两木出版社,1989. [2]陈安利.陕西珍贵文物集成:唐三彩卷[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15
陶之于礼——新石器时代陶器与礼器的关系研究
□ 金 萍(西安美术学院) 邵 军(西安美术学院) 摘 要:礼器是中国古代器物文明的特有现象,源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早期礼器主要有玉器和青铜器,新石器时代已经...
16
一、以盛器为礼器,起源于陶器
在磨制石器基础上产生的玉器,很快就脱离了实用功能,其背景是生产力的发展。部落中食物富余,才能养得起脱离食物生产的专业匠人。这同时也意味着阶级的分化已经开始。凡玉...
17
二、青铜礼器的器型,主要源于陶器
礼仪的发端是祭祀礼仪,而祭祀礼仪是从饮食礼仪起始的。《礼记·礼运》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在石上烧...
18
(一)从陶制炊具到陶鼎
图4 磁山文化红陶盂及支座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新石器时代人们的餐具比较简单,炊具则比较复杂,因为在金属出现之前,炊具的功能主要是由陶器来承担。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19
(二)从陶到陶爵
爵出现于新石器晚期铜石并用的时代,流行于夏、商、周。陶爵是我国古代造型别致、个性鲜明的一种陶制酒器。爵的一般形状,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为杯,一...
20
(三)从陶觚到青铜觚
觚是夏商两代的重要礼器,其祖形也来源于新石器时期的陶器。山东济宁市博物馆收藏的大汶口文化彩陶觚出土于山东兖州王因村的一座墓葬遗址中,高16.5厘米,口径12.2...
21
三、青铜礼器的纹饰,部分源于陶器
青铜礼器的造型源于陶器,其纹饰和装饰手法自然也受到陶器的影响。 从整体上来看,在立体造型的器物表面,再附加平面的造型,两相叠加、配合,开创了立体和平面结合的艺术...
22
四、厘清陶器与礼器的关系有助于理解礼的来源与演变
礼器源于生活用品陶器,这个过程为我们揭示了鬼神观念的来源。人们面对死亡的现象,产生了灵魂不灭的认识,便在墓葬中用生活用品陪葬。进而,用生活器物祭祀祖先。甲骨文的...
23
豫北冀(中)南地区仰韶文化初期小口细颈壶的来源
□ 陈鹏飞(首都师范大学) 摘 要:豫北冀(中)南地区仰韶文化初期的小口细颈壶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受本地磁山文化影响,二是来源于渭水流域同期文化。但探究其根本...
24
一、受本地磁山文化影响
豫北冀南地区仰韶文化初期的小口细颈壶大致可以分为两式(表1),Ⅰ式形制为小口、长细颈、折腹;Ⅱ式则为小口、长细颈、鼓腹。我们在对北福地F1:9所出的Ⅱ式壶和磁山...
25
二、源于渭河流域同期文化
上文已提及豫北冀南地区仰韶文化初期的绝对年代在公元前5000至前4500年之间,而这一时期渭河流域所对应的新石器时期考古学文化为老官台文化晚期(老官台文化北首岭...
26
三、根源于裴李岗文化
值得深究的是,无论是磁山文化小口双耳壶还是白家村遗址出土的无耳式壶类器都并非本地产物,其应源于裴李岗文化。上文已提及,磁山文化遗存中小口双耳壶所占比重并不高,而...
27
四、余 论
豫北冀南地区仰韶文化初期的小口细颈壶系统是在承继本地磁山文化传统的同时,引进渭河流域同期小口细颈壶形制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文化内涵深层次根源在裴李岗文化。磁山...
28
半山—马厂彩陶神人纹的渊源试析
□ 庄会秀(西安美术学院) 摘 要:半山—马厂彩陶神人纹在考古发现中数量众多,对于该纹饰的研究,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其称谓、内涵都有不同的学术观点。本文从艺术风格...
29
一、半山—马厂彩陶神人纹的学术争论
神人纹在半山—马厂类型的彩陶纹饰中数量众多且有自身的发展,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看,该纹饰的完整形象是由圆圈纹表现的头部、粗线表示的躯干与四肢作匍匐动作,指端和关节处...
30
二、马家窑类型彩陶蛙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