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陶瓷之种类
根据陶瓷区分之理论依据部分得出之结论——陶与瓷的最本质区别在于其胎质之不同,即陶器是由低硅低铝高铁之次生泥土制坯(施釉或不施釉),晾干后入窑一次性烧制而成的;钙釉瓷器是由高硅高铝低铁或高硅高铝高铁之瓷土制坯(施釉或不施釉),晾干后入窑一次性烧制而成的;铅釉瓷器是由高硅高铝低铁瓷土构成之瓷胎,先入窑在1000℃以上温度中烧成素瓷,然后再施以以铜、铁、钴等金属为着色剂,以铅为助溶剂,以及钙、钾、钠等碱金属合成之铅釉,入窑在1000℃以下温度中复烧而成的;或者以高硅高铝低铁瓷土构成之瓷胎,施以以铜、铁、钴等金属为着色剂,以铅为助溶剂,以及钙、钾、钠等碱金属合成之釉,入窑在1000℃以下温度中一次烧制出来的(生烧)瓷器——可将一万余年来中国陶瓷史上的诸多陶瓷品种做如下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