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 语

三、结 语

综上所述,从用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三个步骤理论来分析瓷器上叙事性故事图像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它在对图像中“自然的、基本的意义”的认定、对图像传统意义的确认、对图像信息的细节合理分析以及对图像背后的历史文化所折射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认定的方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每个环节紧紧相扣,是促使图像得以形成正确判断的关键。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荷兰国家博物馆藏这件康熙五彩瓷盘找不到可以完全临摹和借鉴的绘画或版画粉本,它更多体现地是景德镇瓷画艺人对《洗桐图》传统图像的再创作和再设计。它的微妙之处在于既借鉴了版画“织图—采桑图”中的人物在树上的构图形式,但又有将木桶挂于树上、抹布擦洗动态等使之更加符合生活常理、体现艺术家细心观察和体现的创新处理;另外,有别于崔子忠绢本绘画中“有人在扫树和有人用盆在倒水”的分散动态处理,而是更集中强调图像的主题即“洗”的动作,人物更加简练、图像视觉更加集中、叙事主题更加鲜明,这些独具匠心的图像细节的创新处理无不体现了景德镇窑瓷画艺人在对图像充分解读的基础上高超的图像驾驭能力。

(本文已经发表于《陶瓷研究》,201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