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语

结 语

薛国故城5号墓龙饰插件陶钫是战国时期并不多见的器物,其造型装饰表现了制作的工艺水平。模件组合作为陶器的制作工艺在单独器物制作中,突破器物的轮廓,与周边空间建立联系,使得器物显示出繁缛的视觉。这一造物手法在后期的陶器制作中流行开来。

本文为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图像叙事机制和路径研究”(编号:19EH213)阶段性成果。

【注释】

[1]山东省济宁市文物管理局:《薛国故城勘查和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1年第4期。

[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许惟贤整理:《说文解字注》,凤凰出版社,2015年,第865页。

[3]容庚在《商周彝器通考》中将壶分为圆壶属、椭圆壶属、方壶属、瓠形壶属、卵形壶属等五类;朱凤瀚在《古代中国青铜器》中将壶分为椭圆腹壶、圆腹壶、圆角长方形(或称椭方)腹壶、方形腹壶、扁鼓形腹壶、瓠壶等六类十型;马承源在《中国青铜器》中按时代亦将壶分为瓠壶、圆壶、扁壶、方壶等类。

[4]李琴:《河南博物院及其典藏精品》,《美成在久》2014年第2期。

[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物局:《平顶山应国墓地十号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07年第4期。

[6]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366页。

[7]刘最长、朱捷元:《汉茂陵出土的西汉“中私官”铜锺》,《文物》1980年第7期。

[8]山东省济宁市文物管理局:《薛国故城勘查和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1年第4期。

[9]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安徽博物馆:《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9页。

[10]山东省济宁市文物管理局:《薛国故城勘查和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1年第4期。

[11]济宁市文物局:《济宁文物珍品》,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4页。

[1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墓——战国中山王之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119页。

[13]邵云等:《陶瓷》,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第89页。任相宏、郑德平、苏琪、杨中华:《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及相关问题的思考》,《管子学刊》2016年第1期。

[14]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陶瓷卷》,上海辞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