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瓦当制作工艺
2025年09月26日
中国历代瓦当制作工艺
□ 刘园园(西安美术学院)
摘 要: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组成元素之一,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缩影,它既体现着工艺、科技水平的发展,也是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有力依据。从工艺上梳理历代瓦当的制作技术与制作方法,不仅对于今天了解瓦当的造型、结构、装饰元素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我们深入认识瓦当制作技术演进中所蕴含的文明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瓦当;制作工艺
瓦当是筒瓦下端用以保护木构建筑屋檐椽头并起到装饰作用的建筑构件,它的发明与使用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瓦当的发明既闪耀着劳动人民创造智慧的光芒,也见证着中国古代建筑的变迁,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缩影。瓦当在西周晚期就已经出现,到春秋时期逐渐普及,至战国、秦汉达到制作使用的高峰期,尤其在汉代,瓦当纹饰多样、变化无穷,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汉代以后,瓦当的制作逐渐衰落,不再有两汉的丰富与繁盛,花纹较为单一,到元明清时期,随着建筑形式的演变,瓦当的生产和使用数量更为减少。
瓦当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研究的不仅仅是它所体现出的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审美意蕴与文化内涵,它的制作工艺更体现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在不断的技术演进中所蕴含的文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