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纺砖

(一)纺砖

根据此器的诸多特征,我把它定名为“纺砖”。

图3 纺砖

1.纺砖的主要特征是:①器身的孔具有方向性,与地面成夹角,朝向使用者。②有固定用的器柄或卡扣。③器身腹部悬空,像倒置的盒子。④能够多人同时使用,节约人力,提高效率。

2.与甲骨文的“軎”字、“专”字相同;两字是对纺砖的形象描写,纺砖则是两字的实物来源。“砖”字的古体是“甎”,《毛传》称:“瓦,纺砖也。”“‘专,六寸簿,从寸,叀声’,‘一曰,专,纺砖’。”

3.典故“弄璋之喜”“弄瓦之喜”也证明了纺砖的存在。弄璋之喜的意思是古人把璋给男孩玩,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男孩。这种解释不完全正确。璋首先是一种礼器,古代人用来朝聘、祭祀、丧葬、发兵等,“起军旅,治兵守”,功能性特别强;所谓“弄璋”,应为性别不同,因材施教,自小熏陶培训男孩子了解“璋”的用途,长大后掌握基本技能的行为。同样的道理,弄瓦之喜,弄个瓦片给女孩子玩,希望她将来有瓦一样的品德?那就不叫“弄瓦之喜”,而叫“弄瓦之悲”“弄瓦之愁”了。“弄瓦”就是教女孩儿熟悉纺砖,长大后胜任女红,操持家务。故“弄璋、弄瓦”是讲男女有别,因人施教,自幼分工明确,各有专长,各司其职。并非讲“玉贵瓦贱”,“男尊女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