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复色釉陶器的使用人群蠡测
2025年09月26日
(四)汉代复色釉陶器的使用人群蠡测
宝鸡斗鸡台东区发掘西汉中期以后汉墓共20座,其中出土复色釉陶器的7座,除A9、A10被扰乱外,其余5座均为规模较大的中型砖室墓。墓葬由墓道、墓门、正室、耳室构成,H12的耳室多达3个。墓葬均有木棺,有的木棺还髹漆。墓内随葬品丰富,除复色釉陶外还有铜镜、铜带钩、车马器、铜印章、铁质兵器、漆器和大量钱币等。H12中出土的“冢祠堂当”瓦当表明该墓原有规格较高的地上祭祀建筑。这些与该墓地内同期的其他墓葬简陋的情形形成了明显差异,表现出使用者较高的等级地位和经济实力,复色釉陶制品应该作为随葬明器中的奢侈品在丧葬活动中使用。出土成组复色釉陶器的谭家村汉墓的情况与宝鸡斗鸡台相同。
济源蓼坞汉墓和洛阳吉利C9M2365均为空心砖室墓,吉利墓带一耳室。虽然此类墓葬在该地区属小型墓葬,但两墓随葬陶器丰富精美,复色釉陶器组合完整,且独自成套,特别是以缠枝纹为主的叠釉彩绘装饰风格独特,且在此地并不多见,因此其使用者应是有一定经济地位的特殊人群。泗涧沟出土复色釉陶的四座墓葬也均为砖券单室或双室墓,均有木棺,虽然不见标明官阶和爵位的器物,但随葬品数量较多、种类丰富、制作精美、造型独特的情形为该地区少见,尤其其中的复色釉陶制品更是如此,其使用者应是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人群。
由于延安地区的复色釉陶器多为基建出土或民众上交,缺乏判断墓主身份的完整资料,但甘泉县粮食局汉墓中与成套复色釉陶器同出的青铜带钩、龟钮铜印和84枚五铢钱以及该县高级中学汉墓同出的140枚五铢钱表明,这两座使用成陶复色釉陶器随葬的墓主应具备了一定的经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