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与瓷之不同点

(一)陶与瓷之不同点

1.陶器(素陶、泥釉陶、铅釉陶)是由低硅低铝高铁之次生泥土制坯(施釉或不施釉)、晾干后,入窑在1000℃以下温度中一次性烧制而成的器物。

2.素瓷(传统称其为“白陶”与“印文硬陶”)是由高硅高铝低铁或高硅高铝高铁之瓷土制坯、晾干后,入窑在1000℃上下温度中一次性烧制而成的。

3.钙釉瓷器是由高硅高铝低铁或高硅高铝高铁之瓷土,制坯、施(钙)釉、晾干后,入窑在1000℃以上温度中一次性烧制而成的。

4.铅釉瓷器,是以高硅高铝低铁瓷土构成之瓷胎,入窑在1000℃以上温度中先烧成素瓷,然后再施以以铜、铁、钴等金属为着色剂,以铅为助溶剂,以及钙、钾、钠等碱金属合成之铅釉,再入窑在1000℃以下温度中复烧而成的;或者是以这种瓷胎铅釉坯在1000℃以下窑温中一次性烧制出来的(生烧)器物。

5.釉陶的釉有“泥釉”与“铅釉”两种,属低温釉;钙釉瓷的釉为石灰碱釉,属高温釉。

6.陶器因其为低硅低铝高铁之次生泥土之胎,不能承受1000℃以上之高温而无法使胎体烧结,故而吸水率高;钙釉瓷器因其为高硅高铝低铁或高硅高铝高铁之瓷胎而能承受1000℃以上之高温从而使胎体烧结,故而吸水率低。

7.陶器的生产,就中国来说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白陶”类素瓷也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而钙釉瓷器,则只有三千六百年左右的历史(其证据为举世公认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年代最早的原始瓷盉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