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枕综述及探讨

花枕综述及探讨

□ 张小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黄茜文(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摘 要:本文对花枕的形制、装饰方法、尺寸等特征进行了归纳,论述了前人对此的相关研究过程,并通过在巩义市华玺天府宋代墓葬出土的实物为例,认为该类花枕的时代并非唐代,应为北宋早中期,巩义窑产出的可能性较大;同时,初步探讨了该类花枕装饰中出现的太阳纹与珍珠地划花工艺产生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唐代;花枕;北宋早中期;巩义窑;珍珠地划花

作为人类生活用具的瓷枕,自隋代时出现[1],历经唐、宋、金、元,至明清时衰微,使用时间长达千余年之久。其品种繁多,造型丰富多变,装饰风格各异,产地遍布我国大江南北。充分而具体地反映了其所属时代的审美和风范,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陶瓷艺术,是研究我国古代陶瓷时不可或缺的种类之一。

在传世和发掘品中,有一类陶瓷枕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种被称为“花枕”的陶瓷枕,以其独特的装饰技法和部分底部刻有“裴家花枕”或“杜家花枕”为主要特征,在众多陶瓷枕中独树一帜,其中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丰富,颇有意味。前人对于其产生的时代和窑口问题多有论述,取得了一些成果。

2015年,在巩义市黄冶河西部的唐三彩窑址附近发掘的一座宋墓中,出土了一件绿釉“裴家花枕”。这对于研究该类花枕生产的时代和文化内涵等问题,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因此,还有再探讨的必要。不当之处,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