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釉黑花(褐花)瓷
2025年09月26日
(二)白釉黑花(褐花)瓷
北京地区的元代瓷器窖藏中这类瓷器发现数量较多。从器型上看,主要有罐、瓶等,罐占大多数,有四件。罐,一种为直口鼓肩(鼓腹)罐,大直口,鼓肩(鼓腹),圈足,数量最多;一种为筒形罐,直口,筒形腹,下腹弧收,圈足;一种为深腹罐,形体较为高大,侈口较小,溜肩,肩有的有双系,深腹稍鼓,平底。瓶,均为小口四系梅瓶,四系位于肩上,卵腹,器身修长。
该类瓷器的装饰主要以白釉下绘黑彩、褐彩为主,兼有刻、划、剔花,在盘内底使用的戳刺窝点手法具有鲜明的特点。纹饰布局分疏朗型和饱满型,一般以弦纹来划分纹饰的区域。疏朗型的器物往往器身纹饰较为简单明快,寥寥数笔;饱满型的器物纹饰较为繁缛,绘满整个器身。纹饰题材丰富,主要有以莲瓣、牡丹、向日葵等为代表的花卉及草叶、漩涡、双凤、云龙、蝶等,有的在器身中部有开光,为典型的磁州窑瓷器。
白釉黑花瓷器是磁州窑类型的代表品种,在元代磁州窑类型的一些窑场中,白地黑花一度成为单一的生产品种,北方一些重要的窑场如耀州窑、钧窑都曾烧造白地黑花瓷器。从窖藏出土的瓷器看,以白地褐花或黑褐花为主,与宋代磁州窑多为白地黑花的特点有所区别。一般认为一些较为精美的器物是中心窑场烧造的可能性较大,而其他器物普遍存在当地或附近地区烧造的可能,其中小口四系瓶就基本可以确定是彭城窑所产。(图1、图2)
图1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