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复色釉陶器的种类及特点

二、三地复色釉陶器的种类及特点

宝鸡地区出土的复色釉陶器组合以鼎、壶仿铜陶礼器和仓、灶类明器模型以及罐、樽、博山炉、双领罐、盂等生活用品。在红色底釉上彩绘绿釉流云纹是其主要装饰手法,纹饰多绘于壶身、樽腹、仓腹及鼎盖,位置较为固定。复色釉陶器器形规整,制作精良,釉水肥润,色泽明艳,绿彩飘逸,画工精美,表现出釉陶制作上,特别是施釉工艺上的成熟特点。加上压印、贴塑及多圈弦纹装饰等工艺,呈现出庄重大气、规范统一的特点,器物形制固定,种类单一,装饰图案繁缛统一,缺少变化,表现出强烈的规范化、标准化倾向,这可能与其地近京畿地区有关。螺纽带盖流云纹樽、圆形捉手盖鼎、瓦楞状高圈足流云纹壶、伞形顶出檐仓、双领罐是该地区复色釉陶的典型器物。

延安地区出土的复色釉陶器器类有鼎、壶、仓、灶、罐、樽、灯、博山炉、三足盘、小盘、魁等,另有少量小形猪、狗动物俑和扁壶、钫、鸭形壶、鸮形壶等,种类丰富,形制多变,表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底釉以红、褐釉为主,装饰釉除绿釉外,还发现了黑釉、蓝釉、紫釉和铁锈色釉(图5)。在装饰风格上自由率性,粗犷简朴,但同时也表现出制作不够精致、纹饰简单随意的特征,与宝鸡地区形成鲜明对比。仓、灶极富特色,是其典型器物。灶均为马蹄形,灶口刻划几何纹,个别刻划鹤纹,灶面上各种炊具配备齐全,瓶形烟囱置于灶尾,有的做成龙首形;仓多由盖、身组成,仓盖为圆饼形或四角攒尖形,上立捏塑鸡、猴等动物,仓身刻划出窗户、楼梯或凤鸟纹,其造型独特,工艺复杂,在国内其他地区尚未发现同类制品。复色釉贴塑羊首带盖樽、分瓣扁壶、钫、鸮形壶、鸭形壶也为本区所特有。这可能与延安地处关中塞北过渡地带,是关中文化与草原文化的融合之地有关。

图5 延安出土复色釉陶器的釉色

1.绿、蓝、紫色釉器盖 延安出土 2.黄褐、铁锈色釉陶仓 延安宝塔区出土 3.棕红、绿、黑色釉陶罐 延安甘泉县出土

济源地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古轵国所在地。该地区出土的复色釉陶器可分为双色釉类和彩绘类两种,前者在该区发现数量较多,占据主流地位,器物种类有鼎、壶、仓、灶、井、罐、博山炉、暖炉、人俑、动物俑以及陶都树等,品种丰富,釉色滋润,特别是各种俑类极具特色,造型丰富,生动传神,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典型器物有双色釉陶壶、陶仓、龟座博山炉、陶马、人骑马、桃都树、人俑系列。后者以济源蓼坞汉墓为代表,绿釉彩绘技术发达,装饰手法与宝鸡、陕北相似,在红色底釉上绘绿釉缠枝草叶纹和鸟纹、鱼纹、几何纹等,但发现数量较少。器物种类有鼎、壶、仓、罐、樽、盆等。典型器物有缠枝草叶纹罐、缠枝草叶纹陶壶、缠枝草叶纹陶仓、黄釉绿彩鱼鸟纹盘等。

虽然到目前为止宝鸡、延安、济源尚未发现烧造汉代复色釉陶器的陶窑和作坊遗址,但从三地均出土了数量可观的复色釉陶器制品,且其形制特征、器物组合、装饰风格等方面都表现出强烈地域特色的情况可以推测,三地出土的复色釉陶器均应为当地烧造。据此,可将目前所见汉代复色釉陶器分为三群:宝鸡器群、延安器群和济源器群,其中济源器群又可分为泗涧沟器类和蓼坞器类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