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高祖陶俑和太宗时期陶俑的特点
唐代陶俑主要出土于献陵、昭陵陪葬墓和西安、洛阳附近的皇室成员和各级官吏墓葬中,庶人墓极少随葬陶俑。唐代初期仍有北朝隋代陶俑的遗风,如镇墓兽、男女立俑、骑马俑尤为明显。由以牛车为主体的组合向以乘马为主体的组合发展,以制作华丽的陶马为中心,配以各式骑俑、立俑。镇墓俑由武士向天王形象演变。陶俑的种类主要有彩绘釉陶俑、红陶胎、白陶和灰陶胎。
今天主要讨论釉陶胎上面加彩或者灰陶胎加彩绘的问题,我国古代的陶俑中的汉代陶俑以灰陶为主,北朝至隋唐时期陶俑胎以红陶胎为主,灰胎和白陶(白色胎土)发现的比较少。唐代陶俑中除了唐三彩之外,还有两种彩绘釉非常特殊,一种是瓷胎上面的彩绘,一种是灰胎上面的彩绘,我一直觉得灰胎上的彩绘和瓷胎上的彩绘是特殊而重要的,在以后的各个时代都发现的比较少,主要出土在唐代高等级墓葬当中,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