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 语

四、结 语

1.在唐太宗昭陵陪葬墓,贞观十七年(643)长乐公主墓、贞观二十一年(647)的杨温墓、显庆三年(658)的张士贵和麟德元年(664年)的郑仁泰墓等高等级墓葬出土的彩绘釉陶俑应为“东园秘器”。

2.彩绘釉陶俑后来发展演变为唐三彩,706年的懿德太子和永泰公主墓葬中出土的唐三彩也应该是“东园秘器”。

3.懿德太子、永泰公主、金乡县主等墓葬出土的彩绘灰陶俑也是“东园秘器”。

4.汉代的陶俑绝大多数为灰胎陶俑,十六国北朝隋陶俑绝大多数为红陶陶俑,唐代陶俑中也以红陶胎陶俑居多。

5.唐代的彩绘釉陶俑、彩绘灰胎陶俑制作精美、体量较大、质地坚硬,彩绘颜色鲜艳、艺术感极高。

6.唐代陶俑中除了出土于高等级墓葬、制作精美的彩绘釉陶俑和彩绘灰胎陶俑外,还有出土于高等级墓葬且制作精美、体量较大的红胎陶俑也应该是“东园秘器”,比如唐太宗陪葬墓韦贵妃的陶俑等。

唐代陶俑相对比较复杂。今天抛砖引玉,希望大家除了研究时代发展规律、艺术特征之外,也要特别注意到烧造的工艺,可能对未来唐代陶俑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专家点评:张朋川

因为时间关系,我简要点评一下。尹夏清的这篇论文梳理的是从初唐到盛唐的情况,这是一个很好的材料。彩绘釉陶这部分东西我很早就注意到了,至于这个类别该怎么命名,是不是就叫“彩绘釉陶”还值得讨论,我就点评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