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釉(影青)瓷

(四)青白釉(影青)瓷

此类瓷器的釉色介于白釉与青釉之间,出土数量也较多,主要器型有碗、盘(碟)、高足碗、壶等。碗,以敞口,弧腹,圈足者为多,有少量斗笠碗与折腰碗。盘(碟),有花口盘、平口盘、敞口盘、折沿盘和八角形盘,其中八角形盘为平底。高足碗,撇口,弧腹,喇叭形高圈足。壶,分双系壶和执壶,双系壶直口、短颈、圆腹、平底;执壶三件形制几乎完全相同,均作葫芦形,耳形执柄。

青白釉瓷的纹饰一般都位于碗、盘内底,装饰手法有刻、划、印花,造型器物还运用了贴塑的手法,纹饰题材主要有花卉、草叶、双凤、云龙、水波等,其他器物以素面居多。款识方面,其中北京旧鼓楼大街窖藏出土的两件影青瓷碗底部有墨书的八思巴文,根据《事林广记·蒙古字体·百家姓》,翻译成汉文为“张”或“章”。元代烧造青白瓷器的窑场多集中在江西的吉州、乐平、景德镇、赣州及福建省的政和、闽清、德化、泉州、同安及广东的惠阳、中山等地,以景德镇为中心烧造地,北方尚未发现,因此北方窖藏,包括北京在内出土的这批窖藏青白瓷器均应为南方窑场所产,其中多数为景德镇窑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