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圆腹特征的蛙纹与神人纹
2025年09月26日
(一)突出圆腹特征的蛙纹与神人纹
通过分类我们发现,在仰韶文化时期,突出圆腹特征的蛙纹经历了由极尽所能地描绘蟾蜍的外形特征、背部特征及运动特征到将纹饰背部的肉刺改变为表现圆腹的网状纹,将爬行状态的四肢改变为突出圆腹而弱化四肢。
与仰韶文化彩陶蛙纹相比,突出腹部的马家窑类型彩陶蛙纹继承了仰韶文化已经开始使用的网纹装饰蛙纹的腹部,而在头部的绘制上有所变化,从图5、图6和图2的比较来看,图2的头部明显比图5的装饰性多,而图6则像是一个过渡阶段,脱离了极尽真实地描绘,但还没探索到能够与腹部相得益彰的形式。马家窑类型时期突出圆腹的蛙纹在纹饰四肢的方向上也有了调整,图5的蛙纹四肢是朝向一个方向的,而图2、图3的蛙纹前肢和后肢是朝向相反的方向的,而且在绘制上由稍显用力的线条变为优美匀称的弧线。
从这一类蛙纹的发展方向来看,肢体越来越弱化,腹部越来越突出,而半山—马厂时期彩陶神人纹虽然有很多种变化,但突出圆腹部的蛙纹从目前发表的资料中还未发现。这一类蛙纹很难与半山—马厂时期的彩陶神人纹产生直接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