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的定义
1.实体
实体是现实世界中可区别于其他对象的“事件”和“物体”,如图1-1所示。现实世界中的“事件”和“物体”有已被人们所发现或发明的,也有未被人们发现或发明的。化学元素“镭”在现实世界中本身是存在的,只不过居里夫人发现并进行了研究。也有很多实体通过人们的发明、创造、延伸而涌现出来,如电风扇、电视机和移动电话等。

图1-1 现实世界的各类实体
一个实体都具有一些特征和特性。如 “人”这一实体有性别、身高、体重、文化程度、出生日期等,这些特征和特性称为实体的属性。
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集合,称为实体集,如每个班级的所有学生的集合可定义为实体集。
2.数据
数据是对实体及其属性的符号描述,是一组表示数量、行为和目标的非随机可鉴别的符号。数据对实体及其属性的符号描述是根据实体及属性的形状、作用和特征等进行映像化、象形化及推理化的表示。如太阳的图画表示太阳实体,这利用了映像化;用文字“日”表示太阳实体,这利用了象形化。再如电风扇的命名 (字符数据)是根据扇子、电及其作用而推理出“电风扇”实体的汉字字符数据。为了使不同类型的实体描述不产生重码,一个新的实体的符号描述不是随机产生,在专业领域通常要经过一定组织的审定。
数据的表示方法有:数值、字符、图形、图像和声音等。图形和图像数据比较直观,但存贮容量大;字符数据描述实体通常使用习惯性文字,也可用代码来表示。用代码时,要事先确定代码与实体或其属性的对应关系。数值数据主要描述实体的量的属性,如身高、年龄、体重等。
3.信息
信息和数据是不可分割的。信息来源于数据,又高于数据,信息是数据的灵魂,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对信息有不同的定义,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给信息如下的定义:
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反映了事物(事件)的客观规律,为使用者提供决策和管理所需要的依据。
信息首先是对数据的解释,数据通过某种处理,并经过人的进一步解释后得到信息。我们说,信息来源于数据,信息又不同于数据。原因是数据经过不同人的解释后有不同的结论,因为不同的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有差异,会得到不同的信息。这里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要得到真实的信息,要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都需要提高对数据处理人的素质。

图1-2 将数据转换为信息的过程
成为信息的数据一般是经过特定的方式组织在一起的事实的集合。即具有了超过这些事实本身之外的额外价值。例如,每个水利水电工程都要进行实物指标普查,单个移民户的实物指标量只是一个数据,若将所有移民户的实物指标放在一起统计汇总后,就可以确定出补偿标准,编制出投资概算。这样,经过组织在一起的数据就成了信息。数据转化为信息的过程如图1-2所示。
数据转化为信息的过程称为加工或处理。主要对数据进行选择、组织和操纵,使其适合于某种任务规则、指南及规程的载体。这个处理过程必须要应用知识和付出劳动,因此,信息具有价值性。
由此可见,信息不等同于数据,信息是经过加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信息也不同于知识,知识是以某种方式把一个或多个信息关联在一起的信息结构,是客观世界规律性的总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信息比数据重要,知识又比信息更重要。我们使用信息的目的是为决策和管理服务。信息是决策和管理的基础,正确的信息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不正确的信息则会造成决策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