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在水利信息化中作用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在水利现代化建设中,要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进程,利用水利信息化推动水利现代化。汪恕诚部长在2001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坚持用高新技术对水利传统行业进行技术改造,特别要注意采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及自动化技术等,实现水利信息化。”
地理信息是水利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传统的对地理信息的手工管理方式已经被科学技术的进步所淘汰,水利行业需要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水利行业信息管理的标准化、网络化、空间化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在水利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地理信息系统是系统构建的框架,是辅助决策的工具,是成果展示的平台。国内水利行业应用GIS技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大致经历了认识了解、初步应用和结合GIS技术进行深入研究3个阶段。最早接触GIS技术的主要是一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当时的应用只注重数据的可视化,主要发挥它的查询、检索和空间显示功能,即只发挥了GIS的最低层次的功能。近年来,随着GIS在水利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应用层次也逐渐深入,一些部门将它作为分析、决策、模拟甚至预测的工具,其社会经济效益也比较明显地显示了出来。
GIS在我国水利行业的应用已经颇具规模,在许多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水土保持监测、水环境监测评估、水文地质、农田灌溉、水利工程规划等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产生很大影响,在我国的水利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GIS在水利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防汛抗旱决策支持、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文监测、水土保持、江河流域规划、水利设施管理、水利工程规划、城市防洪、农田水利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