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系统调试

四、系统调试

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编制程序的工作主要是由专业的信息系统开发人员来完成的。将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之后要进行调试和验证,以发现其中隐藏的错误,这是保证信息系统质量的重要手段。

系统调试也称系统测试,它包括模块测试 (单调)、子系统测试 (分调)以及系统测试(联调)。最后还有用户验收的过程。测试的工作量很大,技术要求高,牵涉到人员多,因此,必须做好测试的准备工作,编好测试计划,协调好一切测试的人员与时间,做好测试记录,写出测试报告

什么是“测试”? 不少人对它的理解是片面的或错误的。有人认为 “测试的目的是说明程序能正确地执行它应有的功能”,或者 “测试是说明程序中不再含有错误”等。正确的理解恰好相反,“测试”是假定程序中存在有错误,因而想通过测试来发现尽可能多的错误,测试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如果通过测试能尽可能多地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这便是成功的测试。从上述的概念出发,如何去设计测试用的数据、测试用的程序以及由谁去参加测试工作等问题,对测试工作有很大影响。

1.模块调试

模块调试的主要工作是对每一个模块的内部功能进行全面调试。模块测试的对象是单个程序,是最小的调试单位。一般来说,程序模块调试包括语法调试和逻辑调试。

一般的编程工具都有程序编译器,很多语法错误可以用编译器来发现并纠正。因此,语法调试一般在编程过程中就能完成。程序中某个功能模块的运算方法和逻辑处理等错误需要人工检查。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组织开发人员进行逻辑调试上。

首先,需要安排开发人员准备测试数据,它们可以是人工模拟出来的,也可以是真实的业务数据。提醒开发人员在准备数据时要包括3种类型,即合理数据、临界数据和不合理数据。其次,您需要在调试人员和程序员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一旦发现逻辑错误,可以很快传递给程序员去寻找症结所在。对于修改后的程序要重新调试。

2.分调

分调主要是对每个子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联合调试,以发现各模块外部功能、接口和各模块功能之间调用关系是否存在错误。

模块调试任务结束之后,就要着手组织人员进行分调了。可以要求程序员和系统测试人员参与分调工作。分调是针对一个子系统的程序调试,比模块调试更高一级。分调所发现的问题很可能影响到一个子系统的使用,应引起足够重视。

3.联调

所谓联调,就是对信息系统进行整体调试。这项工作是在模块调试和分调工作都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联调是信息系统实施阶段的最后一项工作。联调的主要工作是检查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和数据共享等,看看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送是否准确,是否有数据冗余和冲突,系统内是否存在逻辑错误等。由于联调涉及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和调用关系,可以参照信息系统总体设计中“评价子系统划分好坏的标准”来制定分调程序的调试标准。联调时必须有系统设计人员参与,以保证能及时找出系统不协调的原因。在进行系统联调时,有时候也会邀请信息系统的使用者一起参与进来,让使用者来实际使用系统,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

程序调试是系统实施中很重要的一步,需要按照模块调试、分调、联调的顺序一步一步展开,对于调试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交编程人员修改。调试的目的就是要保证系统性能与设计要求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