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项目监理费用
信息化项目监理是利用监理方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为信息系统的建设单位提供服务,以满足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需求。它所获得的报酬是服务性的,数额的多少要考虑信息系统的规模、项目时间的长短、监理人员及检测设备的投入、系统中二次开发成分的大小等多方面因素。目前,对于监理服务的定价标准没有统一的规范。实践中有以下几种监理定价方法。
1.时间定价法
时间定价法的计费标准是监理公司在信息化项目开发过程中付出的时间多少。一般来说,对每单位时间规定一定数额的补偿费,然后再加上一定数额的补贴作为监理费的价格。补偿费通常是以监理单位职员的薪酬为基准的,而补贴则是由监理公司的管理费和适当的利润组成。
一种变通的时间定价方法是在监理方职员薪酬水平的基础上乘上一个系数,这个系数考虑了职员薪酬以及适当的管理费用和利润。
在监理过程中出现的其他一些费用支出,都由信息系统用户方来承担。比如,监理人员的差旅费、通信费、资料费等。
时间定价法适合于短期的监理项目,长期或大型的监理项目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
2.固定成本法
固定成本法的计费方法是先估算出总监理成本,然后按照监理成本和其他费用的一个固定比例来计算最终的监理价格。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监理合同的双方可能在计算监理成本时看法不一致,并且如何确定监理成本和其他费用的比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此方法在实践中应用较少。
3.固定价格法
对于监理内容十分明确的小型或中型信息化项目可以采用固定价格法来确定监理价格。因为一旦监理内容确定之后,监理方所要付出的成本基本上就是确定的,这时,用户方可以跟监理方协商一个固定价格作为监理费。这种方法适合于建立内容明确并且不会发生很大变动的信息化项目。
4.项目投资百分比法
这是目前其他行业项目监理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尤其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采用较多。在IT 监理行业中,这种定价方法也得到了广大监理公司和用户方的接受。这种监理定价的原则是在信息化项目建设成本上乘上一个百分比来作为监理价格。对于不同规模的项目,监理费的百分比可能是不同的。投资越大的项目,监理费所占的百分比一般来说越低,反之,百分比会相对高一点。
目前监理服务费占信息化项目总支出的比例一般控制在1%~10%之间。大部分监理服务的用户都不希望监理服务费太高。因为项目的实施最终依靠的是IT 技术人员的实力,现在监理公司主要对技术进行监督和测试,不是真正的实施者;而且在比较大的项目中,技术在整个方案中只占较小的份额,收费太高肯定不能接受。对于具体需要收取多少监理费用,需要根据以往的监理经验和监理工作范围,并由合同双方商定。
除了上面讲到的4种方法外,还有一种确定监理价格的方法,按照监理服务所减少的项目风险定价。这种方法需要对监理服务所减少的风险做出评估。不同的企业面对同类风险时,由于企业的情况不同和所建设的信息系统的不同,风险的大小是不一样的。要确定监理服务给企业减少了多大的风险实际上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这种方法的应用不是很多。
IT 监理服务是目前刚刚兴起的一种监理形式。监理取费更是没有统一的标准。企业在聘请监理方时,可以参考上面的几种方法,与监理方协商决定具体采用何种定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