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项目管理信息化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1.缺乏统一的移民项目信息化建设规范和技术标准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项目的特殊性,项目信息化的建设规范和技术标准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虽然,水利部于2003 年修订颁布了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但与水库淹没影响调查、移民安置、实施管理相关的信息化管理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制定滞后,如缺乏统一的水库淹没影响调查编码标准、统计标准,移民监理、监测技术标准等,造成移民项目信息采集、存储、传递和利用的困难。
此外,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项目信息化的重点是要解决各移民机构、相关部门、社会服务组织相互独立的业务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即移民项目数据、业务和系统的整合,因此急需统一的管理平台和标准体系,所以我们还要加快标准的建设,并发挥标准化的导向作用,通过标准化建设来避免各系统、部门之间各自为政、重复建设。
2.移民项目信息资源开发薄弱
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项目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很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移民机构和项目法人决策所需的信息不全,有的根本就没有开发。
(2)有些有用的信息没有建成信息库,如已建工程、在建工程移民信息资源管理库,信息资源利用困难。即使许多已建的移民信息库,往往随着工程的结束而抛弃。
(3)不少信息的质量差,统计口径不一致。
(4)信息资源重复采集、交叉开发现象严重,浪费巨大。
(5)部门分割、行业封锁依然严重,信息交流受阻,造成人为的信息短缺。
造成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项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严重滞后,缺乏强有力的统一协调政府部门。这样的结果,即使信息系统的“路”修好了,而能够上路行驶的“信息资源之车”却没有多少。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不能够充分认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是不可能高度重视和促进这方面工作的。
3.系统内、部门间存在信息孤岛,无法形成系统范围内的沟通
近年来,各级政府移民机构和项目法人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更新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在我国现有的移民行政管理体制下,单个部门的建设和推进建设较快,成效也较为显著。但是,系统内部、部门之间如何实现有效的互联互通往往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各部门的应用系统的设计,如果没有很好地考虑解决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问题,那么,就很有可能在各自行业、部门中形成一个个 “信息孤岛”,这将和国家发展电子政务的预期目标是相悖的。此外,如果各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标准不统一,彼此之间的信息沟通就难以实现。因此,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将留下难以治愈的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