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信息化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建设原则

三、水利信息化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建设原则

1.指导思想

根据党中央关于编制 “十五”计划的建议精神和 《全国水利发展 “十五”计划和到2010年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结合水利事业主要属于社会公益型事业和水利管理实行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特点,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按照“统一规划,各负其责;平台公用,资源共享;以点带面,分步建设”的思路,逐步建立起与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地位相适应的、能有效促进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利信息化体系,以推进水利行业的技术优化升级和提高行业的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目标

金水工程的近期目标是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水利系统的水利信息网络,全面开发水利信息资源,建设和完善一批水利基础数据库,健全信息化管理体制,形成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体系框架,全面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重点建成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全国水利政务信息系统、国家水质监测和评价信息系统、国家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等,并部署实施其他应用系统的建设。建立水利信息化教育培训体系,培养和造就一批水利信息化技术和管理人才。在七大流域机构、经济发达省份、国家重点工程、大城市率先实现水利信息化。

到2010年,全面完成水利信息公用平台的建设,建成全国水利信息网络,全面完成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全国水利政务系统、国家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国家水质监测和评价信息系统、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水利信息公众服务系统、全国水利规划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水利数字化图书馆等9个应用系统和安全体系的建设并投入运行,在水利系统基本实现信息化。

3.建设原则

以需求为导向,实行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分期实施,急用先建,逐步推进。近期要以政务、防治洪涝干旱灾害、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系统建设优先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重点,立足当前实际,整合已有资源,最终形成完整的水利信息化体系。

全面规划、统一标准,做到全国水利信息化建设一盘棋。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服从总体规划,避免重复建设。

以政府投入为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鼓励多方筹集资金,共同建设全国水利信息系统。

在金水工程的建设中,要按照“先进实用,高效可靠”的原则,尽可能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使其具有较好的先进性和较长的生命周期,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为系统技术更新、功能升级留有余地。

充分利用国家的信息公共基础设施和相关行业的信息资源,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