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移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目的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是我国“八五”期间开工的具有防洪、防凌、减淤、灌溉、供水、发电等综合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在治理开发黄河的总体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将淹没影响河南省济源、孟津、新安、渑池、陕县和山西省的垣曲、夏县、平陆等8 个县 (市)的29 个乡 (镇),174个行政村,787个工矿企业。移民总人口17.6万人,动迁年人口18.81万人,加上施工区涉及的河南省济源和孟津两县12个行政村的9932人,淹没影响人口近20万人。移民能否按时从水库淹没区搬得出,在新的居住地稳定地生活下来成为制约工程进度的关键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移民安置区的社会安定。为此,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小浪底移民项目。
1994年4月根据水利部批示,成立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移民局,全面负责小浪底工程移民工作,对整个小浪底移民项目的管理、监督和实施行使业主的职责。业务范围涉及施工区、水库淹没区(库区)、移民安置区10多个县(市),以及项目的规划设计、项目实施、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监理监测等方面。面对艰巨的移民任务和复杂的项目管理关系,小浪底移民局作为业主,必须协调设计单位、各个移民机构、各级行政机构间的工作关系,安排移民进度,控制、监督移民资金的合理投放,对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为此根据世界银行在小浪底项目启动报告中要求建立一个“综合性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以保证达到移民的进度安排、成本控制及项目目标的具体实现”等要求,小浪底移民局从1994年下半年着手进行移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研制。
小浪底移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目的为:
(1)为各级移民部门提供有关移民基础资料、移民规划、实施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为各级移民机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为各级移民管理和规划设计部门提供有关移民活动的信息,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各级移民管理机构间的连接,加强移民实施的信息交流。
(3)规范系统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程序,并加快速度,提高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