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实物指标统计系统可行性分析实例
现以某设计院某工程征地移民淹没影响实物指标统计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作为范例说明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的基本步骤。
1.单位基本情况
该设计院承担某工程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任务,在工程前期对库区及施工区影响的移民人口、土地、村镇等实物指标按照国家规范进行了普查,形成了大量的书面普查成果。为了编制移民安置方案和投资概算,需对调查来的实物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前,这些统计分析一般由专业技术人员自己在单机上使用Excel等电子报表软件进行录入、汇总、统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效率低下,占用部门大量的人力物力。
(2)没有统一规范的输入、输出数据格式,差错率高。
(3)现有统计分析手段,无法满足在短时间内向项目法人提交移民安置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的要求。
2.经济可行性
如果实物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还采用原有的统计汇总方法,将占用专业人员数名,在该项工作时间要求十分紧迫的条件下,将有可能违反与项目法人签订的技术服务合同,造成无法按时向项目法人提交移民安置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给设计院带来经济和声誉上的损失。
开发征地移民淹没影响实物指标统计分析系统,投资估算包括硬件追加成本25000元,系统软件开发成本8000元,人员培训费用1000元,系统投入运行后年使用及维护费用5000元。以上共计39000元,加上不可预测费用(一般按总投资的10%)4000元,则项目投资总计43000元。
系统经济效益:系统的投入运行可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是可以减少专业技术人员,仅需雇用两名具备计算机操作知识的职专毕业生就可完成大量的数据录入、统计、分析,可节约人工工时费60000元。间接经济效益提高了实物指标统计分析的规范性、准确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该系统还可用于以后的工程项目。
3.技术可行性
本方案所采用的数据库技术、前端用户界面开发技术、网络技术均为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不存在技术难题。开发方法采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与原型法相结合的开发方法,项目由主管移民工作的设计总工程师提出并担任项目负责人,主要技术工作由本院信息中心的具有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移民项目业务技术人员参与系统开发。
4.管理可行性
该设计院计算机基础设施完备,现有各种系统运行正常、规范,并且建立有各种完善的管理制度,新系统的开发、运行不存在管理上的障碍。随着企业业务的拓展,技术人员和领导都对新系统表现出充分的支持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综合以上各方面的分析,该系统可马上投入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