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的涵义
管理活动自古就有,但什么是“管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字面上看,管理有“管辖”、“处理”、“管人”及“理事”等意,即对一定范围的人员及事务进行安排和处理。但是这种字面的解释是不可能严格地表达出管理本身所具有的完整含义的。
1.管理的定义
关于管理的定义,至今仍未得到公认和统一。长期以来,许多中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管理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当前,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各国的一些管理学著作或管理教科书中,也对管理有不同的定义,例如:
“管理就是由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
“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管理是筹划、组织和控制一个组织或一组人的工作。”
“管理下一个广义而又切实可行的定义,可把它看成是这样的一种活动,即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
“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
上述定义可以说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管理的含义,或者是揭示管理某一方面的属性。对 “管理”作如下定义能够全面概括管理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即: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性质
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管理存在。从科学的定义上讲,管理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1)必须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包括生产的、行政的等活动。
(2)有一致认可的、自觉的目标。
管理必须有组织存在。在组织内部,一般包括5个要素:
人——包括管理的主体和客体;
物和技术——管理的客体、手段和条件:
机构——实质反映管理的分工关系和管理方式;
信息——管理的媒介、依据,同时也是管理的客体;
目的——宗旨,表明为什么要有这个组织,它的含义比目标更广泛。
组织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活动必然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组织还包括9个外部要素:行业 (包括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和相关行业的状况、原材料供应基地)、人力资源、资金资源、市场、技术、政治经济形势、政府及社会文化。因此,一个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既要具备5个基本的内部要素,又要受到一系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管理就是在这样的组织中,由一个或者若干人通过行使各种管理职能,使组织中以人为主体的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活动,这一点对于任何性质、任何类型的组织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管理作为一项工作的任务就是设计和维持一种体系,使在这一体系中共同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去实现他们既定的目标。管理活动是通过人来进行的,人是进行管理活动的主体,因此把执行管理任务的人统称为“管理人员”、“管理者”。管理的任务当然也就是管理人员的任务。这里所说的管理人员,没有主管领导、行政人员以及基层领导者这些等级之分。虽然这些管理人员可能因为各自所处的组织类型和所进行的具体工作不同而处于不同的地位和级别,担任不同的管理职务,拥有不同的权力,担负不同的责任,但是他们的任务都是相同的,即都必须为组织及其所有成员创造和保持一种环境,使人们在其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最大才能,通过努力去实现组织目标,这是管理人员共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