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概 况

【位置】 南皮县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中南部,地处华北平原冀东南部边缘、黑龙港流域下游。地理坐标为北纬37°49′23″—38°10′36″,东经116°32′19.44″—117°01′33.33″之间。漳卫新河沿县南界流过,宣惠河在县境中部西东向贯通;南运河南北向分两段计21.8千米沿县西界过境。京沪铁路在境内靠西部南北向过境12.73千米,京沪高铁近县城西部南北向穿全境17千米,国道104南皮段南北向过境17千米,京台高速公路南皮段南北向过境13.868千米,在县城西设出入口;新修京沪高速公路在县城东部北南向过境2.5千米。省道302线在县域西东向过境37.23千米,383线在县域东南部西东向过境12.829千米,285线在县城东10千米处北至东南向过境41.379千米。邯黄铁路南皮段西东向过境31.65千米。

县城北距沧州市38千米。东与孟村回族自治县交界,两县城相距31千米;东南部与盐山县交界,和山东省乐陵市、宁津县隔漳卫新河相望,县城距3县市城区分别为45、70、45千米;西南与东光县接壤,两县城相距20千米;西邻泊头市,县城距泊头市区11千米;北界沧县,交界处距南皮县城最近15.2千米。

【建制】 南皮县建置始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属钜鹿郡。西汉至隋初属渤海郡,晋咸宁三年(277)渤海郡曾改名渤海国,隋开皇三年(583)郡改州,南皮属棣州;大业二年(606)棣州改沧州,南皮属之。唐武德四年(621),南皮属河北道景州;贞观元年(627),改属沧州;天宝元年(742),沧州改景城郡,乾元元年(758),复郡为州,南皮均属;贞元三年(787),南皮由沧州析出,划新置景州;长庆元年(821)至景福元年(892),南皮先后两属沧州、景州。后周显德二年(955),南皮属沧州。北宋至金,南皮属河北东路沧州。元,南皮属中书省河间路沧州。明至清初,南皮属河间府沧州。雍正七年(1729),沧州升直隶州,南皮属之;雍正九年(1731)二月,南皮改属天津府。民国二年(1913),南皮属直隶省渤海道;二十六年(1937)初,南皮属河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二十七年(1938),南皮属中共领导下的冀南区第六督察专区;二十九年(1940)6月至三十一年(1942),县域二、三、四区划入新置鬲津县,一、五、六区属新置冀南第六专署;三十三年(1944)3月,冀鲁边区一专区改渤海一专区,1949年8月,置津南专区,南皮均属之。1950年5月,南皮县划入山东省德县(州)专区。1952年11月,南皮县归属河北省沧县专区。1958年4月,南皮县属天津专区;同年12月,南皮县域内大部分与东光、阜城、交河3县合并为大交河县,辖于天津市;域内少部分划入山东省宁津县。1961年7月,恢复南皮县建置,属河北省沧州专区。1967年12月,沧州专区改为沧州地区,1993年6月,沧州地区与沧州市合并为沧州市,南皮均属。至2018年,南皮县属沧州市未变。自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018年历2239年,南皮属全国少有的建置基本未变的千年古县。

【区划】 据1999年勘测,南皮县县域边界总长254.07千米,其中,与山东省宁津县共界6.68千米,与乐陵市共界10.69千米;与河北省盐山县共界34.6千米,与孟村回族自治县共界21.4千米,与东光县共界66.4千米,与泊头市共界63.8千米,与沧县共界50.5千米。县域周边界桩15块,其中,冀鲁边界线南皮段5块;南皮、宁津、乐陵3县市交会点7块。全县总面积790平方千米,县域东西最长42千米,南北最宽30千米。

1995年12月,河北省实行乡镇合并前,全县辖5镇13乡。1995年12月,合并为5镇4乡:南皮镇与汤庄乡合并为南皮镇,店子镇与常庄乡合并为店予镇,乌马营乡与莲花池乡合并为乌马营乡,王寺镇与刘夫青乡合并为王寺镇,鲍官屯镇与小集乡合并为鲍官屯镇,寨子镇与董村乡合并为寨子镇,刘八里乡与双庙乡合并为刘八里乡,叶三拨乡与段六拨乡合并为叶三拨乡,潞灌乡与凤翔乡合并为潞灌乡。1997年,店子镇镇政府由店南村迁址冯家口村东南,更名为冯家口镇;1998年,乌马营乡更名为乌马营镇;叶三拨乡政府驻地叶三拨村因靠近河北省最大的平原水库——大浪淀水库,更名为大浪淀乡。2011年,将南皮镇翟官屯、尹庄等6个村划归县经济开发区。全县辖6镇3乡1个经济开发区。2013年又将县经济开发区所辖6个村划归南皮镇,至2018年6镇3乡名称和辖域未变。

南皮县行政区划分

img

续表

img

【人口】 计年报表,2018年,全县总人口399490人,比2017年增加1765人,增比为0.044%。其中城镇人口121330人,占人口总数30.37%,比2017年增加12802,11.80%。278160,占总人口69.63%,比2017年减少11007人,减比为0.38%。全县总人口中,男性207195人,占总人口的51.86%;女性192295人,占总人口的48.14%。0-17岁100822人,占25.24%;18-34岁85935人,占21.51%;35-59岁134771人,占33.74%;60岁以上79962人,占19.52%。当年出生人口4231人,其中男性2227人,占出生人口的52.64%;女性2004人,占出生人口的47.36%。当年死亡959人,其中男姓673人,女性286人。年内迁入人口1272人,其中省内迁入744人,省外迁入528人;迁出人口2732人,其中迁往省内1570人,迁往省外1162人。

在人口变化中有两个明显变化,一是城镇人口比2017年增长11.80%;二是60岁及以上人口比2017年增长0.91%.

【民族】 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人口中汉族占99.5%,回族占0.48%,其他少数民族占0.02%。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人口中汉族占99.39%,少数民族中回族1586人,满族170人,蒙古族39人,其他少数民族130人,少数民族合计占全县总人口的0.61%。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人口中汉族占99.31%,有回族1696人,满族119人,蒙古族110人,哈尼族28人,藏族19人,苗族18人,壮族15人,彝族14人,朝鲜族12人,土家族7人,布依族6人,维吾尔族5人,纳西族5人,侗族4人,布朗族1人,少数民族总人数206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69%,全县少数民族增加到15个,盖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流动人口增加和人们的婚姻观念改变所致。

【宗教】 南皮县共有宗教活动场所10处,其中,清真寺5座,基督教1处,天主教2处,佛教2处。全县共有信教群众2880人,其中,伊斯兰教2070人,天主教320人,道教60人,佛教150人,基督教280人。至2018年,信教群众没有明显变化。

【地质地貌】 南皮县大地构造,属古生代中后期抬升成陆地的华北平台。地址结构位于中生代、新生代以来十分发育的新华夏系北东向断裂结构,属华北沉降带黄骅坳陷区。局部构造上,县境处于西部沧县隆起和东部埕宁隆起之间。境内由西到东以南皮凹陷、灯明寺凸起、盐山县凹陷相间排列,东接徐杨桥凸起凹陷部位于隆起部位,都有以NE(北东)向为主、NW(北西)向为次的两组断裂交叉发育,组成次一级“多”字形构造。总体上,震旦亚界和古生界岩层发育比较齐全,厚度较大。下第三系以后填充式准平原化沉积,地层较薄。县境内多为巨厚的第三纪以后覆盖物,无任何露头,第四系底层深度为450米左右。总趋势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加深。

南皮县位于一级地貌单元和平原东南部,黑龙港河流域下游,属黄河和海河水系冲击形成的内陆平原与滨海平原过渡地带。全境地形平坦、地表多缓岗、蝶形洼地和槽状洼地。地势自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古河床、洼地、沙氆、沙岗呈指状排列,坡降度1/600至1/20000。海拔高度多在6~13米之间,最高处为寨子镇黑龙村南,海拔15.5米;最底处为大浪淀乡年涝洼村,海拔5.6米,县境地貌发展,其基底为震旦亚界浅变质岩层。中生带燕山运动形成基底基本轮廓,受北东向断裂带影响,形成一系列互相分割的地堑和地垒。又经5000万年老第三纪堆积填平和风化剥蚀作用,才形成县境内平原雏形。后经2000万年新三纪堆积和300万年新四纪堆积,形成境内基本平原地貌。由花岗片麻岩、绿泥石英片岩、碎裂角内岩和碎裂花岗岩等组成。

境内有从西南向东北走向的三条金沙岭,均为高上地带。古黄河在境内有三次大的改道,古河流冲积、分隔、沉淀、断流、干涸,使境内多潴水之洼。在沙岭和大洼过渡地带,是二坡地,土壤类型为轻壤质和中壤质潮土。

南皮自置县至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河道的开浚,铁路、公路干线的修筑,水库的兴建,境域地貌发生一些变化。若从卫星聚焦南皮全境,西界有南运河、南界有漳卫新河两河相傍;境内恰群龙跃野,其中,京沪铁路、国道104、京台高速、京沪高速、京沪高铁、省道沧宁公路穿南北,宣惠河、邯黄铁路、省道武千线和正港线贯西东;总面积16.738平方千米,库容1.003亿立方米的大浪淀水库犹如“宝镜”镶域中,廓似群龙戏水之貌。

【气候特征】 南皮县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区,受季风环流影响,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以晴为主。历年平均气温13.0℃,最冷月平均气温-3.3℃,最热月平均气温26.9℃,雨量分布不均,年平均降雨量543.7毫米,其中6—8月平均降雨量381.4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71%。全年日照2618.8小时,占可照时数的59.1%。年平均风速2.3米/秒。

2018年每月气候情况。1月平均气温为-3.0℃,比历年同期平均气温偏高0.3℃。本月降水量为1.8mm,比历年同期偏少1.5mm。月极端最低气温为-12.6℃,出现在24日,月极端最高气温为8.3℃,出现在19日。本月日照时数155.7小时,比历年该月日照时数190.6小时偏少34.9小时。本月有2次降水过程,分别出现在22日、27—28日。15日、19—20日出现了大雾天气。本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少。

2月平均气温为0.0℃,比历年同期平均气温偏低0.3℃。本月无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偏少6.1mm。月极端最低气温为-11.2℃,出现在4日,月极端最高气温为15.1℃,出现在13日。本月日照时数193.4小时,比历年该月日照时数187.9小时偏多5.5小时。19日、22日出现了大雾天气。本月气温偏低,降水偏少,日照偏多。

3月平均气温为8.8℃,比历年同期平均气温偏高2.2℃。本月降水量为2.6mm。比历年同期偏少8.5mm极端最低气温为-3.9℃,出现在9日,月极端最高气温为29.3℃,出现在27日。本月日照时数221.3小时,比历年该月日照时数230.1小时偏少8.8小时。本月有1次降水过程,出现在17日。15、28和29日出现大风天气。28日出现扬沙天气。本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少。

4月平均气温为16.0℃,比历年同期平均气温偏高1.5℃。本月降水量为69.3mm,比历年同期偏多47.6mm。月极端最低气温为-0.1℃,出现在7日,月极端最高气温为31.1℃,出现在2日、20日。本月日照时数220.1小时,比历年该月日照时数250.0小时偏少29.9小时。本月有3次降水过程,出现在5日、13日、22日。6日出现大风天气。本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

5月平均气温为21.5℃,比历年同期平均气温偏高1.1℃。本月降水量为37.4mm,比历年同期偏多1.7mm。月极端最低气温为12.1℃,出现在9日,月极端最高气温为34.3℃,出现在31日。本月日照时数230.1小时,比历年该月日照时数272.8小时偏少42.7小时。本月有3次降水过程,出现在2日、5日、12—13日、15日、20—22日。本月气温偏高,降水正常,日照偏少。

6月平均气温为27.3℃,比历年同期平均气温偏高1.8℃。本月降水量为52.0mm,比历年同期偏少19.2mm。月极端最低气温为16.4℃,出现在10日,月极端最高气温为39.8℃,出现在27日。本月日照时数262.6小时,比历年该月日照时数247.2小时偏多15.4小时。本月有5次降水过程,出现在9—10日、13日、17日、25—26日、28日。11日出现了大雾天气。本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多。

7月平均气温为29.1℃,比历年同期平均气温偏高2.1℃。本月降水量为261.2mm,比历年同期偏多72.5mm。月极端最低气温为22.3℃,出现在11日,月极端最高气温为37.4℃,出现在5日。本月日照时数201.0小时,比历年该月日照时数227.6小时偏少26.6小时。本月有5次降水过程,出现在5—6日、8—9日、13—14日、23—24日、28—29日。5日出现大风天气。15日出现大雾天气。本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

8月平均气温为27.9℃,比历年同期平均气温偏高2.3℃。本月降水量为174.9mm,比历年同期偏多52.0mm。月极端最低气温为20.5℃,出现在25日,月极端最高气温为36.8℃,出现在3日。本月日照时数207.3小时,比历年该月日照时数222.3小时偏少15.0小时。本月有4次降水过程,出现在7—8日、14—16日、18—20日、30日。7日夜间至8日6时,受大风、暴雨的影响,造成寨子镇、潞灌乡、鲍官屯镇3个乡镇部分村的玉米等农作物被淹,受灾人口1736人,农作物受灾1360.66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47万元。14—15日,受台风“摩羯”外围云系影响,全县普降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造成寨子镇、潞灌乡、王寺镇、鲍官屯镇、乌马营镇、大浪淀乡、南皮镇等个乡镇部分村的玉米、棉花、花生等农作物被淹,受灾人口64703人,受灾面积5846.65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602.9万元。19—20日,受降雨影响,造成冯家口镇、刘八里乡两个乡镇部分村的玉米和果树被淹,受灾人口5420人,农作物受灾377.66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71.5万元。本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

9月平均气温为21.3℃,比历年同期平均气温偏高0.5℃。本月降水量为15.8mm,比历年同期偏少21.6mm。月极端最低气温为9.3℃,出现在30日,月极端最高气温为32.8℃,出现在5日。本月日照时数206.7小时,比历年该月日照时数223.7小时偏少17.0小时。本月有3次降水过程,出现在2日、17—20日、28日。3日、28日出现大雾天气。本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少。

10月平均气温为14.2℃,比历年同期平均气温偏高0.1℃。本月降水量为2.4mm,比历年同期偏少28.0mm。月极端最低气温为0.9℃,出现在27日,月极端最高气温为28.2℃,出现在5日。本月日照时数245.1小时,比历年该月日照时数213.5小时偏多31.6小时。本月有2次降水过程,出现在16日、25日。本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多。

11月平均气温为7.4℃,比历年同期平均气温偏高2.0℃。本月降水量为7.4mm,比历年同期偏少4.0mm。月极端最低气温为-1.8℃,出现在22日,月极端最高气温为20.5℃,出现在2日。本月日照时数151.1小时,比历年该月日照时数176.1小时偏少25.0小时。本月有4次降水过程,出现在4—5日、11日、15日、21日。12—15日、22日、26—27日出现大雾天气。本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少。

12月平均气温为-1.2℃,与历年同期平均气温持平。本月降水量为2.9mm,比历年同期偏少0.9mm。月极端最低气温为-12.7℃,出现在30日,月极端最高气温为10.9℃,出现在18日。本月日照时数183.8小时,比历年该月日照时数176.9小时偏多6.9小时。本月有3次降水过程,出现在2日、5日、21日。2—3日、6日、16日出现大雾天气,23—24日出现浮尘天气。本月气温正常,降水偏少,日照偏多。

全年气候概况。2018年年平均气温为14.1℃,较历年平均气温13.0℃偏高1.1℃。全年降水量627.7mm,较历年平均值543.7mm偏多84.0mm。年日照时数为2480.2小时,较历年平均值2618.7小时偏少138.5小时。年最多风向为南、西南风,风向频率13%,无霜期224天。

【河流水系】 南皮县境内有南运河、漳卫新河两条行洪河道,宣惠河、大浪淀排水渠两条排沥河道,排灌两用干沟21条,支沟218条。

南运河:南皮县与泊头市界河,南由刘八里乡十二里口村入境,至刘八里乡后七里口村入泊头市境,到冯家口镇西代庄村西南再入南皮县境,经冯家口镇北口村向北入沧县境。南皮境内两段堤长21.8千米,河床宽55~60米;堤顶高程15.5~18.58米,堤顶宽5~10米。设计流量300立方米/秒,行洪标准50年一遇。

漳卫新河:南皮县与山东省乐陵市、宁津县界河。西由寨子镇肖桥村西南从东光县入境,经寨子镇、潞灌乡,至潞灌乡金庄村东南入盐山县境,境内堤长13.4千米。堤顶高程17.25~19.85米,顶宽8米,平均河床宽129米,河底高程7.0~5.3米。设计流量为3500立方米/秒,强迫行洪达5000立方米/秒,行洪标准100年一遇。1996年8月,因上游降暴雨形成洪水。致境内河段行洪1200~1500立方米/秒。

宣惠河:从刘八里乡刘和睦村西600米处由东光县入境,向东经刘八里乡、乌马营镇、王寺镇、寨子镇、灌潞乡、鲍官屯镇4镇2乡境内部分村庄,至潞灌乡大郭立山村北入盐山县境,境内堤长26.6千米。堤顶高程9.64~11.06米,顶宽15~25米,河宽59米,深4米,河底高程5.3—2.5米。设计流量332立方米/秒,排沥标准5年一遇。

大浪淀排水渠:南皮境内主要排沥渠道,原西自县一号干沟冯家口镇车官屯村东南向东经大浪淀中心段后入沧县境。1995年,因修建大浪淀水库,排水渠至大浪淀水库围堤两侧分南、北两排水干沟绕大浪淀水库后,两排干合流进沧县境。境内排水渠堤长7.75千米,堤顶高程7.4米,顶宽10—15米或30—50米不等;渠底高程2.94—4.42米,底宽9—41米;临渠堤外地面高程6.3—9.6米。设计流量31.5—69.5立方米/秒。排沥标准3年一遇。

【自然资源】 土地、水、矿产为南皮县境主要自然资源。

(一)土地资源。南皮土地多为潮土,分轻壤质潮土、中壤质潮土、重壤质潮土和盐化潮土。轻壤质潮土,俗称“白土地”,面积40余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7万余亩。耕层有机质含量0.81%,全氮含量0.0581%,水解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68.8PPm、4.9PPm、183.9PPm,可耕期长,耕性良好,宜植棉花、花生、甘薯、小麦、玉米、豆类等,主要分布寨子、潞灌、王寺、大浪淀、冯家口等乡镇的高上地带。中壤质潮土,俗称“两合土”,面积50万亩,其中,耕地34.5万亩。耕层有机质含量0.902%,全氮含量0.603%,水解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78.3PPm、5.4PPm、191.2PPm,可耕性好,宜植各类植物,主要分布在冯家口镇、刘八里乡、南皮镇、潞灌乡、王寺镇5乡镇。重壤质潮土,俗称“红土地”或“黏土地”,面积24257亩,其中,耕地面积18824亩。耕层有机质含量0.876%,全氮含量0.053%,水解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83.85PPm、7.87PPm、170PPm。适耕期短,通透性差,保水肥能力强,适植小麦、大豆、高粱等作物,主要分布在刘八里乡、冯家口镇、大浪淀乡的大洼地带。盐化潮土,俗称“盐碱地”。主要分部在刘八里乡、冯家口镇、大浪淀乡、乌马营镇的部分村,尤以乌马营镇、大浪淀乡相较为最,经多年改造和浅层水下降,土地盐碱化程度明显改善,可植小麦、大豆、棉花等抗碱农作物。

2010年正式启动《南皮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为45400公顷,耕地保有量为50960公顷。

(二)水资源。南皮县属资源性缺水地区。据地质勘测资料分析和水务部门1993年调查评价,县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8512.5万立方米,可利用总量4468.5万立方米,占平均水资源总量的52.5%。每亩耕地水资源占有量相当于河北省和全国耕地亩平均值的86%和8.6%,为143.6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15.4%,为404立方米。平水年全县缺水20115.9万立方米,偏枯水年缺水24427.8万立方米。

地表水由境内自然降水、客水和大浪淀水库引蓄水组成。境内降水多年平均量4871.4立方米。客水主要通过南运河、漳卫新河、宣惠河流入境内。多年平均引水量为1158.5万立方米。2018年,向大浪淀水库引水13318.856万立方米,其中向南皮供水281.41万立方米。

地下水主要是浅层淡水和微咸水。全县浅层淡水资源量4538.5万立方米,微咸水资源量为3073.5万立方米。浅层淡水多年平均可采量3076.6万立方米,占资源量的67.8%;微咸水多年平均可采量为2020.2万立方米,占资源量的65.79%。按区域分,宣惠河以北区域浅层水可采量,淡水1931.5万立方米、微咸水1466.6万立方米,分别占全县可采量的62.8%、72.69%;宣惠河以南区域浅层水可采量,淡水1145.1万立方米、微咸水553.6万立方米,分别占全县可采量37.2%和27.4%。

(三)矿产资源。1.石油。南皮县境内有3个油区:乌马营油区,从1970年投入勘探,至2005年累计探明含油面积3.8平方千米,石油地质储量289×104吨,含气面积0.8平方千米。段六拨油区,从1984年投人开发,1997—2001年进入全面开发阶段,石油地质储量4936×104吨。叶三拨油区,从1988—1992年,通过勘探详探,主要含油层为沙三和枣,含油面积0.9平方千米,地质储量91×104吨,可采储量37×104吨,油藏类型属构造油藏。2.天然气。2000年,乌马营域内发现天然气田,探明储量650亿立方米。3.地下热水。主要蕴藏于第三系馆陶地层。1973年,在寨子镇肖桥村东打出县内第一眼热水井,井深1870米,水温57°C,属碳酸氢钠型,水质总矿化度1.5—2.5克/升,对人体皮肤、风湿病症有疗效。2005年,在县城东环南路十王店村打热水井1眼,井深1450米,自流出水8立方米/时,水温50°C,宜洗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