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升
“下一个节目,是来自南皮红升文武学校的《国风》。”这样的节目报单曾出现在俄罗斯中国年河北文化周、美国洛杉矶中国彩灯节上,也曾出现在河北春晚、省十四运、沧州国际武术节、沧州旅发大会等众多大型活动的演出现场。
《国风》由南皮红升文武学校校长赵洪升编创,以沧州武术为创作元素,融合了拳术、刀枪剑棍、器械和对打等。在6分钟的表演中,演员如猛虎下山,动作勇猛刚劲,双鞭舞似车轮,呼呼作响……配合震撼人心的音乐,整套节目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经典节目。已在国际、国内获得了100多个一等奖。”赵洪升说。
赵洪升,南皮县潞灌乡马西村人,56岁,南皮县武协主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郎拳的代表性传承人。年轻时,他常年在外地当武术教练,一有空回老家,乡亲们就请他指点自家练武的孩子。赵洪升发现,这些孩子学的武术动作不规范,套路不规整,于是萌生了自己办武校,造福乡里的想法。1999年,37岁的赵洪升辞掉外地薪资诱人的武术教练工作,租了村里原县粮食局下属粮站的空房,修整一新,开始招收弟子。
武校刚创立时,只有9个学生,属于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武术教习。半年后,学生增加到80多人。赵洪升又四处筹款,投资600万元建起了新校区。这期间,武校开始受邀参加社会演出。
令赵洪升印象最深的一次演出是2007年,在莫斯科小克里姆林宫剧院,这也是《国风》的首次亮相。演出结束后,现场欢呼声不断,一排排的观众有次序地站起来鼓掌,之后还有俄罗斯人来武校学习交流。回忆起这些,赵洪升眼睛里闪着泪光,能在异国他乡扬威沧州武术,他倍感兴奋和荣光。这次演出后,“做一个武术交流的使者,一个沧州武术的传播者,通过武术与演艺的结合,让世界了解沧州武术,弘扬中国功夫”的梦想,开始在赵洪升心里生根发芽。
为了这个梦想,赵洪升带着学员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习武之人都知道,软器械不好练,可越是不好练的,赵洪升就偏要抓好。练抡鞭时,学员们手上磨起血泡,血泡破了,慢慢定痂成茧。练扫鞭掌握不好技巧,腿上一扫一个血印子。赵洪升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但他深知,功夫是苦练出来的,所谓“三年一小成,六年一中成,十年才大成”,练好武术必须有超越常人的意志。
2018年1月开始,由红升武校学生表演的大型舞台动作剧《功夫传奇》,开始在山东泰安大剧院演出。剧中演绎了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和尚,通过练武、习禅,最终走入大智大勇、大彻大悟的人生境界。功夫是《功夫传奇》的核心元素,腾跃扑跌、卧钉板、承重锤、舞锐矛、顶举赤身武僧等各种真正的硬功被穿插在剧情中,充分显示了剧中人物无往而不胜的英雄气概。
经过十余年发展,红升武校在校学生460人,能登台表演的200余人。随着学校的发展壮大,赵洪升又萌生了三个梦想:冠军梦、出国梦、大学梦。近年来,赵洪升带领弟子们南征北战,参加国内外各类重大武术比赛和演出近百场,获得1000多枚金牌、60多个团体奖项,培养二郎拳弟子一万余人,学员常年在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以及国内各大景区驻场演出。学校有300余名学生成为国家一级或二级运动员,近百名学生考入北京体育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赵洪升的三个梦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接下来,规划投资建设更大的新校区及演艺大厅,打造沧州的功夫舞台剧,进一步擦亮沧州武术这块金字招牌。”赵洪升的“武术使者”之路还将继续。
2018年度赵洪升被评为“安利杯”沧州十大体育人物。在颁奖仪式上对他的颁奖词是:武术演艺开拓者——赵洪升势通百节招通胆,气润三焦德润身!将武术教学与舞台表演有机交融,将功夫的雄浑阳刚与艺术的委婉灵动巧妙嫁接,阴阳平衡生化境,刚柔相济展神功!端直耿介,秉持仁心而行;精进沉勇,心存善意而为。寒暑不辍成大器,矢志不渝酿琼浆。海上生明月,红日又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