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委

政法委

【概况】 2018年,县委政法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全力维护政治大局、社会大局“两个稳定”,深入推进平安南皮、法治南皮“两个建设”,不断强化智慧政法、过硬队伍“两个保障”,圆满完成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主要任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积极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建成县级综治中心并投入使用,完成公安机关“天网”视频资源(共接入视频资源632路)、政法网综治视联网会议系统的接入使用,基本实现综治维稳信息的收集与研判,利用综治信息化平台能发布指令与应急指挥。

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智能系统建设。录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572名,其中非死亡人数1434名,在管1365名,县公安局及时处置并录入肇事肇祸事件信息。按照上级要求由县财政出资落实了全县1398名精神障碍患者的责任险续交工作,共为45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发放以奖代补资金7万余元。

开展六张网建设,实施辖区动态封控工程,建起打击预防控制机制,积极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建立各类治安隐患台账并落实整改,辖区治安秩序持续稳定。

推进基层平安村庄(社区)联动联创工作。全县42个县直部门与40个联动联创村庄、3个社区、7个规模性小区进行对接,联动联创村均设立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处室、心理咨询室,均配备了标准档案柜、档案盒,有近一半的村配备了办公电脑。县综治办统一为各村印制了三本台账,分别是《综治工作手册》《治安巡逻日志》《排调工作台账》。在40个联动联创平安村庄试点村安装视频监控240处。

【政法队伍建设】 强化制度支撑,完善教育训练机制。在培训内容上,按照“需求为先、实用为本”的要求,健全干警训练工作制度体系。利用基层所队自身训练资源,组织教官开展送教上门,公安系统为民警、辅警零距离讲授盘查战术、擒拿抓捕、交通事故处理等实战技能。检察系统对新招录干警一律开展1个月的集中培训,讲检察史、检察礼仪、写作基本技巧,请各处室领导介绍业务范围、工作流程。对拟任检察员干警实施为期3个月的入职培训,使其熟悉环境、熟悉业务、熟悉岗位,基本具备上岗工作能力。紧贴警务实战需求,优化“轮训轮值、战训合一”培训模式,举办“春训”活动,不断提升全体干警的技能。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组织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在全国两会及专项活动期间,集中开展对劳资、环保、征地、拆迁、房地产等领域以及邻里关系、婚恋家庭、宅基地等易引发刑事案件矛盾纠纷的专项排查活动。共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7起,成功率达到了97%以上。在水务、教育、人事、民政、农业、环保、卫计、土地、交通等重点领域建立了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9个。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中央部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组织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提高政治站位,保持高压态势,强化“一案三查”,坚持刀刃向内,注重标本兼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

【铁路护路联防】 县护路办重点加强重要时期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在全国两会期间实行县级领导包路段、综治委成员单位包重点部位的措施,全县未发生影响路线安全的案(事)件,保证了京沪铁路和京沪高铁的安全畅通。

【涉法涉诉信访】 年内接待涉法涉诉信访人员90余人次,督办案件6件,办结6件。申报市级司法救助6件,申报救助金额30余万元。

【机构设置】 县委政法委常设职能科室2个,分别为政法委员会办公室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2个科室合署办公。长期临时业务机构5个,分别为排调办、维稳办、涉法涉诉办、护路办、国安办。领导职数3名,分别为书记1名、常务副书记1名、副书记1名,非领导职数1名:副主任科员1名,人员编制共17名,其中行政编制7名、事业编制10名。

书   记:刘席纲

常务副书记:贾红祥

副 书 记:隋红起 

(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