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皮县人民医院

南皮县人民医院

【概况】 南皮县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和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8年,医院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医改精神,深化内涵建设,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推动医院实现新的跨越。全年门诊量为57.3万人次,同比增长7.3%;出院病人为3.6万人次,同比增长2.1%;住院手术7257例,其中介入手术2456例,同比增长17.1%。

一年间,医院先后荣获中国医院竞争力排名县级医院300强、省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及县实绩突出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称号。

【思想政治工作】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公立医院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相融合,把党的方针渗透到干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工作中,为医院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通过开展主题党课和组织党员干部赴狼牙山、孟良崮开展红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等,增强了员工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召开党风廉政大会,强化全员廉政意识。回访中心全年电话回访患者1.6万余人次,收集意见及建议,并督促各科室落实整改。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医院涌现出的众多典型人物,如:救助路人的“最美护士”、爱岗敬业的“累倒医生”、县首位干细胞捐献者等,坚持让正面典型立起来,让全院人员学习有榜样、看齐有标杆。

【人才培养】 一年间,先后选派60余人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开展技能培训、考试累计50余次,京津冀知名医院的30余名专家、教授每月定期来院开展坐诊、讲座、手术等,通过专家传经送宝,提升了全院医务人员的综合水平。从各个专业遴选出科室骨干,组建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教学管理,实现医教协同发展。4月,在全市医务人员岗位基本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并在所有分专业的比赛中全部获奖。10月,省首批临床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工作站落户县人民医院,为集聚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搭建了平台。

【专科建设】 坚持以京津冀一体化医疗为契机,以“五大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救治中心、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为载体,加强各学科的基本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卒中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加强多学科诊疗模式,规范救治流程,缩短卒中患者从院前急救、院内会诊溶栓前评估到急诊溶栓的时间。医院被国家卫健委脑防委授予国家首批“示范卒中防治中心”单位。逐步完善危重症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通过成立领导机构、完善救治设施、选送人员外出培训等有效举措,提高了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应急救治能力。整合优势资源,发挥多学科协作能力,组建成立胃食管反流专业团队,让患者足不出县就能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

2018年,全院共出版专著16部、发表论文44篇,完成科研项目3项、申请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开展新技术项目47项。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和骨科四个专科入选健康界2018中国医院品牌专科评选县域20强。

【医疗质量与安全】 医院领导成员坚持每月定期深入科室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召开现场会议并要求限期整改。健全完善了首诊医师负责制、急诊抢救、三级查房等10余项制度,重新修订并制定了《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分级授权管理与再授权制度》,确保了患者安全。每月对病历进行检查、评分,及时将问题反馈至科室,提高了医疗质量,防范了医疗纠纷。

【护理工作】 制定并落实专科护士和专业岗位培训计划,并加强护理人才库建设,培养护理后备人才。1名护理人员荣获全省护理工作先进个人称号,10余名护理人员在省市技能竞赛中取得名次。优化陪检和慢病随访流程,全年完成陪检7100余人次、回访患者7600余人次,既保障了患者安全又提升了满意度。利用“走动式”知识讲座、举办大型慢病宣教活动等多种形式,扎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增强了群众的健康意识。

【星级认证】 启动中国医院竞争力星级认证项目,并以星级认证为抓手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流程。4月份正式通过认证,成为全省首家“五星级”县级医院,这是医院跻身全国县级医院300强后,又一次实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跨越。

【医共体建设】 8月14日,县人民医院与潞灌、大浪淀两个乡卫生院正式组建成“紧密型”医共体。通过健全管理机制、加快环境改造、提升技术水平等举措,稳步推进医共体建设。自组建“紧密型医共体”以来,两个卫生院门诊人次、住院人次、手术量等同比均有增加。通过建设医共体,百姓得到了实惠,卫生院焕发了生机,人员精神面貌有了提升。

【健康扶贫】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通知要求,抽调精干力量扎实有效地开展扶贫帮困工作,被评为全县“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医院成立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并通过实行先诊疗后付费、落实“一站式”结算和实施“春雨工程”等多项举措,切实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就医负担,做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的帮扶,确保了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先后实施健康扶贫948人次,补助9万余元。

积极开展精准帮扶进基层健康义诊活动,并利用世界睡眠日、爱眼日等有关健康节日开展义诊50余次,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基础建设】 对就诊空间进行合理改造,重新规划了急诊科布局,新建了透析大厅,心内科分区独立,完成了国医馆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购置磁共振影像系统、移动医疗车、磁控胶囊胃镜系统、电子鼻咽喉镜、眼底造影机、运动心肺测试仪等所需设备,为医疗技术上水平、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就医需求创造了条件。

【信息化建设】 8月,正式启动新一轮信息化项目建设,以服务患者、服务临床、服务管理为出发点做好此项工作;10月,新一轮信息化建设1期项目正式上线,实现了诊间结算、自助挂号缴费等一系列便民措施。

【文化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医务宣传工作,医院于6月份组建了宣传科,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搞好宣传。在《健康报》《中国家庭报》《人民代表报》《沧州日报》《沧州晚报》等报刊发表稿件10余篇;利用南皮新闻、南皮发布等媒体表布新闻、信息80余条;制作完成了10余部视频短片,其中,《三减三健·我的健康我做主》科普片入选2018年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赛优秀作品。一年间,医院先后举办了首届春节联欢会、首届“南医杯”朗读者大赛、首届中国医师节先进事迹报告会和医护心理拓展训练等活动,丰富了广大员工的文化生活,增强了全院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院长、党委副书记:刘 玲(女)

党委书记、副院长:王文正

副 院 长:   李思军

         张国峰

         房国强

         张钟匀

(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