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育
【概况】 2018年,县文体广新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围绕建设经济强县、文化南皮、古韵南皮的工作目标,全力推进文化、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打造南皮文化品牌的职能作用,营造南皮文化氛围的“绿水青山”。2018年,以沧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实现了南皮旅游产业发展零的突破和质的飞跃。
【文化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南皮县文化展览中心建设,圆满完成沧州市2018年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南皮分会场的建设任务。
文化展览中心建设。2018年,沧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南皮会场为重点观摩项目,其中包括南皮县文化展览中心、张之洞故里双庙村改造项目。文化展览中心项目总投资1.2亿元,位于县城安顺大街与南环路交叉口东南角,建筑群占地3.6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99平方米、陈展面积7160平方米,分为相对独立的四个展馆。其中,南皮县历史博物馆、民俗馆展陈面积2308.85平方米,张之洞纪念馆展陈面积2535.8平方米、王蒙馆展陈面积2315平方米;南北两排展馆有走廊相连,室外配套工程主要包括文化广场、绿化景观等。
张之洞故里双庙村整体改造。张之洞故里双庙村整体改造项目,总投资2726.87万元。北起南皮县城南环西路、南至双庙村村南道路,西起院士工作站、东至林庄村。建设内容包括道路两侧建筑景观改造区、乡居体验区、张之洞广场,总占地面积为7.6万平方米。
双庙村沿街景观及乡居体验区包括沿街厂房及外立面改造、修建室外排水、照明管网,改造村内公共空间以及居民住宅改造。乡居体验区包括改造精装户20户、普通户40户,村内公共空间改造面积约8225平方米。
2018年9月26日,沧州市2018年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正式开幕。南皮县作为本次旅发大会分会场之一,文化展览中心和双庙村整体改造等项目精彩亮相,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赞誉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圆满完成了旅发大会的任务目标。旅发大会结束后,各地参观者纷纷慕名前来,与南皮县进行旅游文化发展交流,签约项目资金达3亿元。
王蒙馆、张之洞纪念馆落成开馆。在旅发大会圆满结束后,南皮县又先后举行了王蒙馆、张之洞纪念馆开馆仪式并分别举办了研讨会。王蒙馆开馆仪式于2018年10月22日上午举行,文化部原部长、南皮籍著名作家王蒙出席;下午,举办了“王蒙文学创作座谈会”。张之洞纪念馆开馆仪式于2018年10月23日上午举行,王蒙和张之洞嫡孙女、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参事张厚粲等出席。24日上午举办了“张之洞文化学术研讨会”,张厚粲,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平,武汉科技大学政法与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张继才,天津财经大学教授任晓兰、河北师范大学教授陈山榜等专家、学者与会并发言。
【旅游厕所改扩建】 为充分发挥旅游主管部门、涉旅游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及全县旅游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做好旅游厕所建设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强化监督管理,不断提升全县旅游厕所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2018年度,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完成10座旅游厕所的改扩建工作,基本解决了乡村旅游点、重要旅游干线的群众及游客“如厕难”“如厕不便”的问题,有效地改善了旅游服务环境,提升了南皮城市形象。
【创建文化服务体系】 完善提升文化示范区创建制度。2018年是南皮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攻坚之年。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下取得了创建工作的圆满成功。相继印发了《南皮县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建设实施方案》和《南皮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目标考核评价办法》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有效推进了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并取得明显成效。总、分馆建设扎实推进,三级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初步建立。图书馆制定完善各项制度,统一规范工作,确保免费开放。首批确定了4个乡镇分馆及6个基层服务点,并为分馆及基层服务点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分类上墙。全县范围内初步形成以县图书馆为中心馆,乡镇、村图书(室)为分馆的三级服务体系,实现了书目资源的共建共享,方便了居民群众阅览。
依托示范区创建,提升两馆、一站、一中心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两馆(文化馆、图书馆)。文化馆和图书馆已达国家三级馆的标准。新购置流动演出车和流动图书车助推送文化下乡、送图书下乡系列活动;图书馆新增图书万余册,征集地方文献80余种,购买上架视障图书近600册,增加了图书馆藏书数量,提高了服务能力。新图书馆建设项目已启动,完成选址、征地、立项、初步设计,正进入招投标程序。一站一中心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提升改造了南皮镇、潞灌乡、大浪淀乡、寨子镇等综合文化站,完成功能分区即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棋牌室、办公室等并配备了台球桌、乒乓球桌、各类棋牌等器材设备。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312个村均建立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部分文化中心进行了提档升级并配备了器材设备,实现312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至2018年底,全县9个乡镇都建有综合文化站,312个行政村都建有村级文化服务中心,且各村都有农家书屋和文化活动广场,为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及村级文化服务中心购置了文体器材,满足了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读书、娱乐、健身的需求。
【文化活动】 立足文化广电自身职能,充分发挥组织和人才优势,相继举办了“文化大讲堂”“传统文化与幸福成长”讲座、“历史名人进校园”、国学诵读、“书香南皮”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元宵节灯谜会”、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慰问老荣军活动、“文化惠民生、欢乐乡村行”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活动。
举办了南皮县2018年第三届网络春晚暨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此项活动参加海选的文艺爱好者近700人,参加正式演出活动的演员有200多人,现场观众300多人,演出结束,据网络统计结果,关注人群达10余万人。
举办了2018迎新年戏曲演唱会暨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南皮县传统戏曲表演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自晚清时期,民间便有多个戏班活跃在乡间、村镇。现在全县有多个京剧社、河北梆子剧社活跃在乡村、社区。
开展了2018送戏下乡活动。组织河北梆子剧团,深入到王寺、冯家口、南皮、寨子4个镇的8个村,演出传统经典河北梆子剧目8场。
组织文化馆合唱团、文化馆京剧社骨干,举办了2018年庆七一和2018年庆八一慰问老荣军活动。
组织、指导了寨子镇王国针村举办的由15个村参与的迎新春广场舞大赛;潞灌乡王少泉村的2018庆元宵节联合活动;王寺镇东葛村的2018元宵节民间文艺演出活动;寨子镇王厂村的《和谐家园、魅力王厂》2018村晚。
举办了第四届网络春晚海选暨文化节社区系列活动,60余个节目、500余名文艺爱好者报名参加海选活动。
举办了“精准扶贫,文化同行”暨文化下乡系列活动,演出10场,惠及全县9乡镇10个村的村民。
【文化培训】 依据公共示范区创建标准,扎实开展基层文化队伍培训活动。坚持不懈的抓好文化馆合唱团的艺术指导、培训工作,提升了南皮县群文工作水平。组织文化馆京剧社与寨子镇京剧社、南皮镇崔家洼京剧社、王寺镇京剧社以及东光县、泊头市的京剧爱好者,开展了本县城乡之间、周边县市之间的艺术交流活动,以交流代培训、以切磋代辅导,既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又提升了京剧爱好者的艺术水平,完成了传统戏剧艺术普及工作目标。与沧州市群艺馆联手举办了2018原创舞蹈《落子美》培训活动,来自南皮县部分社区、部分乡镇的十几个广场舞队的近50名骨干成员接受了培训。先后四次结合扶贫下乡、送文化下乡活动,送美术、广场舞艺术辅导活动进村、进户,把培训活动办到群众的家门口、炕头上。7月份,派遣业务骨干深入到全县各个乡镇对村级管理员和乡镇文化管理员进行业务指导培训,并多次开展基层文艺骨干培训,对全县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录入图书工作的培训。
【拓展群文交流】 参加了沧州市文化馆联盟非遗进万家系列活动、大运河文化带主题活动、乡土文化能人展(演)活动、群众文艺骨干培训等项活动;参加了冀鲁十二县市文化馆联盟举办的2018冀鲁十二县市精品文艺展演活动、2018冀鲁十二县市书画联展活动;邀请了东光县、泊头市的群众文艺骨干参加了南皮县的《网络春晚》《迎新年戏曲演唱会》等群众文化活动。同时也派出南皮县文化馆合唱团、京剧社骨干成员到东光、泊头参加群文活动。不仅提高了群众文艺工作者的艺术水平,同时也学习借鉴了兄弟县市群文工作的经验。
【文艺创作】 2018年创作群众文艺作品6件:快板《新南皮新辉煌》《全家喜看十九大》;小品《请客》《回家》《艳遇》《智斗》。小品《好人好报》、少儿舞蹈《沧州小落子》荣获第十二届燕赵群星奖。
【文化市场管理】 全力抓文化市场日常监管,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安全经营承诺书,集中开展多次专项整治工作。对网吧、歌舞娱乐场所和出版物经营户的经营秩序、公共安全等进行拉网式检查30余次,规范了文化市场秩序。充分利用张贴标语、印发宣传手册等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知识。
按照省“扫黄打非”工作部署,先后开展“清源行动”“秋风净网行动”、打击“三假”行动,开展出版物市场、印刷宣传品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开展查堵反动出版物行动,全面扫除政治性反动内容和淫秽色情信息,从严查处侵权盗版出版物。5月份开展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活动,7月份开展整治印刷邪教宣传品专项行动;配合市场监管局进行双随机一公开相关工作,并在7月份的沧州市市场监管局双随机检查小组随机抽查中,获得好评。
组织开展了多种学习及业务知识的培训工作,参加了市文广新局和市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一系列学习培训。包括8月份的执法新平台使用培训和9月底的河间扫黄打非工作现场交流会。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文化遗产保护。加大了大运河沿线南皮段巡查力度,加强对大运河遗迹的保护。妥善安置4方墓志,协助政协制作墓志拓片资料。巡查野外不可移动文物,做细巡查笔记记录工作。集中精力进行民俗物件的采购、收集、修复工作;举办物质文化遗产日的纪念活动及国际博物馆日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结合送文化下乡活动,举办了南皮县2018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活动,组织省级非遗项目南皮小米面窝头制作技艺、南皮八卦掌及市级非遗项目寨子广盛源老醋制作技艺、王厂錾铜浮雕工艺参加了展示、展演活动。承办了2018大运河文化带(南皮段)非遗巡回展活动。在陈列南皮非遗保护成果展牌的同时,组织国家级非遗项目南皮落子和省级非遗项目南皮小米面窝头制作技艺、南皮八卦掌及市级非遗项目寨子广盛源老醋制作技艺、王厂錾铜浮雕工艺、阿杜土鸡制作技艺、八极拳参加了展示、展演活动;参与展演活动的项目传承人、传统武术爱好者60多人。
非遗文化下乡活动。按照“河北省‘非遗’进万家活动”要求,组织“非遗”项目开展传承表演。结合文化进乡镇、社区系列活动,举办了送戏进社区、到乡镇活动,为乡镇、社区群众演出传统剧目河北梆子。组织城乡戏曲票友开展演出技艺交流活动,活跃了戏曲爱好者的文化生活,提高了戏曲爱好者的业务水平。组织八卦掌、八极拳、二郎拳等传统武术参与各项群众文化演出活动,宣传了传统武术非遗项目,也促进了传统武术项目的传承发展。举办了2018非遗进校园暨八卦掌培训活动。首期培训2018年3月12日至6月19日在王寺镇北头村小学举办,累计84课时,培训3380人次。第二期培训在王寺镇郝五拨小学举办,自2018年10月8日至11月,授课11课时,培训528人次。培训活动由省级非遗八卦掌项目传承人刘佳霖任教练。启动了2018非遗进校园活动暨车官屯小学落子培训活动。完成省级非遗传承人申报和市级传承人增补工作。
【“书香南皮”全民阅读活动】 在香涛公园举办了2018年元宵节猜谜活动,共展出谜语1000余条,涉及社科、人文、民俗、谚语等各门类,参加群众达1000余人次。一年间,先后举办了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走进潞灌中学“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及送书下乡、送书进校园活动,完成报刊选订400余种、装订报刊录入4000余册、地方文献录入1400余册。征集地方文献近80余种350余本册、盲文图书录入600余册。制定完善各项制度20余项,通过了各级领导的审核,整理归类档案30余类。完成旅发大会王蒙文学馆布展工作。整理、归类王蒙先生提供的书籍、照片等物品,在相关专业人员指导下,完成王蒙馆内青春书苑图书上架工作。
2018年,南皮县图书馆被文化部授予“三级图书馆”荣誉称号;获沧州市读书活动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