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纪要

工作纪要

【项目建设】 2018年全县共启动亿元以上项目26个,总投资68.25亿元;大浪淀乡50兆瓦农光互补、威斯特金属等8个项目被列为市重点项目,金华五金、正一电器等17个新建项目顺利开工。组织企业参加了中东(迪拜)五金展、日本东京机械展、5.18廊坊经贸洽谈会等展会,成功引进外联项目25个,其中已签约项目17个,开工项目2个,凡特玻璃器皿、瑞泰石油达成境外订单43个。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借助国家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势头,创建南皮北京创新中心;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南皮产学研合作洽谈会,有12家企业就13个项目达成6亿元的产学研合作协议;中泰塑业、智友机电等8个企业技改项目被纳入省市技改项目库;新增立德电气、利达金属等“科技型小巨人”4家,全县达到1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全县分别达到21家、517家;扎实推进“双创双服”活动,新培育了“众帮创业孵化基地”“惠农德金星创天地”成功入围国家级星创天地;“德金双创孵化器”被认定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金融方面,全县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4.6亿元,同比增长12.66%,居全市第三位;召开了4次大型银企对接会,6家商业银行与19家企业完成授信3亿元;为浩康动植物无害化处理、惠邦新能源汽车等5个项目争取中央扶持资金1017万元。土地方面,全面提升土地报批、供给速度,解决项目建设用地1170亩,为力拓机械等项目建设提供了保障。实施了正港路吴家坊段加宽、付庄园区1号路新建等工程;综合服务体项目和占地100亩的小微企业创业园已完成前期规划设计;推进乌马营园区污水处理厂改造提升和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工程,园区功能进一步完善。2018年园区在建项目15个,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15.8亿元,同比增长14.6%。

【城镇建设】 完成了《南皮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南皮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0年)》编制维护工作和金刚亭遗址公园、文化产业城等项目的专项规划设计。投资6645万元实施了将军路拓宽、光明中路改造和安顺路南延等城建工程;启动将军路两侧2.4公里雨污分流建设工程,建成后城区47%的排水管网将实现雨污分流;继续推进集中供热工程,累计建设换热站41座,城区总供暖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完成香涛公园改造提升工程,新增水上喷泉、环形廊桥等景观,硬化园路及广场3300平方米,绿化面积8600平方米;打造完成“安顺景观一条街”,新增绿地面积4万平方米,县城景观效果大幅提升;积极推行“公厕革命”,对城区20座公厕进行改造提升。做好大浪淀水源地保护工作,完成中央交办的20个问题整改工作;推进散煤“清零”和气代煤工程,以县城住户为主的7707户居民完成置换通气;开展“利剑斩污”“蓝天保卫战”等行动,共排查“散乱污”企业94家,拆除燃煤小锅炉352台,58家重点企业已全部完成VOCs治理,全年共削减二氧化硫259吨,氮氧化物119吨;实现全县空气质量监测全覆盖,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上年增加了26天,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1.52%,PM2.5同比削减12.3%,年内有4个月进入全省大气传输通道所辖县前10名,获得省市奖励386万元,被授予“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先进县”;推进河长制,开展河道清理行动,全民河流保护意识明显增强。以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提升月”“攻坚月”为契机,推进城乡环卫市场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居民生活垃圾常态化清理,累计清理镇村垃圾37.6万立方米;全县所有乡镇均设立了城管执法中队,在全市率先完成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向乡镇延伸工作;集中开展“双违”和“一区三边”整治工作,共拆除违法建筑82处,面积228.4亩;解决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8个,完成时代广场、阳光豪庭、尚城国际等8个住宅小区的不动产登记工作,共办理房产证2500个。

【“三农”工作】 引进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补贴、特色农业发展等14个支农项目,争取上级资金1.06亿元;全面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全县土地确权已完成96%,土地流转完成28万亩;实施了3个砖厂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及何七拨村占补平衡项目,新增耕地601亩;投资4100万元建成刘八里乡、南皮镇高标准农田2.3万亩;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7.97亿斤,实现了十五连增。继续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推广小偃60、小偃81等示范小麦品种,辐射面积30万亩,亩增产70.6公斤,渤海粮仓南皮种业公司在海南新建良种繁育基地;投资2.8亿元的温氏种猪场和饲料厂建成投产,年存栏种猪1.7万头,生产饲料12万吨;投资2700万元实施乌马营镇大坊子高效养殖小区项目,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9500万元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表水灌溉工程,清淤河渠95.8公里,新建扬水点109座,铺设田间管道456.6千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顺利通过了科技部验收,完成县城“两园、三区、两网、一线”结构布局,刘八里生态园区被评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至2018年,全县共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31家,资产总额14.6亿元。推进“三区同建”,打造上桥、双庙和穆三拨3个村“三区同建”典型示范区;创建农村精品片区,张之洞文化片区成为全市重点打造的三个片区之一;整合扶贫资金1060万元,修建了正港线到郭围、付庄到后七里等6条农村公路,总长11.8公里;完成了王环五拨、大郭立山两个村的危桥改造;投资1735万元实施了9个乡镇33个贫困村电网改造提升工程,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40千米。

【精准扶贫】 累计整合涉农资金1.82亿元,建立了2018年脱贫攻坚项目库,入库项目286个,为贫困村新修水泥路40万平方米、桥涵16座、文化广场12个;投资6247万元实施光伏渔光互补项目,23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实现并网发电,发电总量821万千瓦时,累计收益968.8万元,已为贫困户分红131.5万元;探索“互联网+扶贫”新模式,建立了电商扶贫平台—众扶网。

【就业社保】 全县城镇年内新增就业280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36人,发放就业小额担保贷款50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9%以内。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4200元,城镇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620元,全年共发放社会救助资金及其他救助补贴资金434万元,优抚金2548万元;成立县退役军人事务管理服务中心,完成了退役军人信息数据采集,已签订就业协议420人。

【教育·文体】 对学校校舍“全面改薄”全省教育扶贫现场推进会在南皮县召开,南皮县的“改薄工作”得到省教育厅专家组充分肯定;顺利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的督导验收。投资6327万元的12个“改薄”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和竣工率均在全市排名第一;投资230万元的5个少年宫项目全部完工;投资1419万元在全县8个乡镇93所学校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3.3万名学生受益;完成县城文化中心博物馆、民俗馆、王蒙馆、张之洞纪念馆和综合馆主体建设;举办了《情暖古城》晚会、第二届网络春晚、“书香南皮”全民阅读等文化活动;完成了四个乡级文化站改扩建工作,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工作稳步推进。顺利承办了沧州市第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南皮项目,张之洞纪念馆和王蒙馆成功布展开馆,实施了双庙村、南皮慈恩学堂改造工程,重磅打造“千年古县、文化南皮”金字招牌,“南皮落子”“御膳窝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推广;国家级公共文化示范区顺利通过验收。

【卫生·食药】 2018年以潞灌乡和大浪淀乡卫生院为试点,稳步推进医共体建设;县医院成为全省首家“五星级”二级医院,被正式纳入全省三级医院管理;县中医院老年养护院和理疗康复综合楼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封顶。开展了非洲猪瘟、校园周边食品等重点区域、重点产品专项整治30余项,共排查隐患500余项,全年未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以专家排查隐患为抓手,开展“打非治违”和“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共排查隐患5527项,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民生工程】 改造完成棚户区住房200套,84套保障性住房已经分配到户;改造农村危房140户,发放补助资金216万元。建成了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彪悍运动器械研发的“辅助康复机器人”荣获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创新产品金奖。

【“平安南皮”建设】 继续推进法治建设,连续10年荣获全国“法治示范县”荣誉称号;按照“六个结合”工作要求,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并抓获涉恶人员85名,破获黑恶犯罪案件51起;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年累计出现“治安宁静日”15天。档案、统计、气象、供销等工作也取得了新进步。

【自身建设】 县政府系统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不断加强政府改革创新,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做到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0件、政协委员提案132件,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100%。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共办理个体营业执照3136个,实现了个体登记“一趟清”;深化“放管服”改革,划转了县发改局、商务工信局等17个部门承担的246项行政审批事项,共办结各类行政许可9108件,办结率99.8%;继续推动“四级服务”,共受理网上申办事项436件,办结308件;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累计完成交易175宗,交易金额7.4亿元。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审计监督,全年共完成基建项目审计77个,送审金额2.56亿元,审减金额3515万元,审减率达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