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皮民间忌讳

(八)南皮民间忌讳

徐国发

忌讳是指因风俗习惯或畏惧权势而对某些不吉利的语言或举动有所顾忌。忌讳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文化现象,大体有四个方面。即对神灵的崇拜和畏惧,对欲望的克制和限定,对仪式的恪守和服从,对教训的总结和记取。有些忌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认识水平的提升逐渐淡化消失。

宴席忌讳

忌不守时。晚到固然不好,早到也给主人添麻烦。有时由于交通堵塞,无奈迟到了,应表示歉意。参加座席式的晚宴和午宴,至多提前5分钟至10分钟到达。

忌不讲究座次,随意就座。正座一般留给年纪最大、职位最高或最主要客人就座,待其坐下后,其他人再依次就座。主人从尽心款待客人、为客人服务的角度出发,一般坐在末席。

忌尚有客人没吃完就抄桌撤盘。只要剩下一个客人没吃完,把其他客人的盘子撤掉就等于对那位客人催促,因此只要不是大规模的宴会,就要等到主、客全部吃完之后再撤盘子。

忌告退在主宾之前。告退不宜过早也不要过迟。如果自己是主宾就应该先于其他客人向主人告辞,告辞不要过早,那样对主人不礼貌。但过晚则会给想早回去的客人带来麻烦。一般来说,主宾应该在大家都吃完后,再待一会后告退。

谈话时忌手舞足蹈,不要用手指指人。与人谈话时,不宜与对方离得太远,但也不要离得过近,不要拉拉扯扯,拍拍打打。谈话时不要唾沫四溅。别人在个别谈话时,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需与某人说话,应待别人说完。有人与自己主动说话,应乐于交谈。谈话中遇到急事需要处理或需要离开,应向谈话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不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要善于聆听对方谈话。一般不提与谈话内容无关的问题。如对方谈到一些不便谈论的问题,不要对此轻易表态,可转移话题。在相互交谈时,应目光注视对方,以示专心。对方发言时,不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视别处,显出不耐烦的样子,也不要老看手表,或做出伸懒腰、玩东西等漫不经心的动作。

谈话的内容一般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情,不谈一些荒诞离奇、耸人听闻、黄色淫秽的内容。一般不询问妇女的年龄、婚否,不径直询问对方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衣饰价格等私人方面的问题。

谈话时应一视同仁,忌亲疏有别。发现有人欲与自己谈话,可主动询问。谈话现场超过三人时,应不时地与在场的所有人攀谈几句。不要只与一、两个人说话,不理会在场的其他人。也不要与个别人只谈两个人知道的事而冷落第三者。如所谈问题不便让旁人知道,则应另找场合。忌发出不应有的噪声。比如喝汤时不要发出“嗞嗞”声、咀嚼时不能发出“叭唧”声。

忌点头哈腰、过分“谦逊”。宾主间或宾客间问候通常是以握手的方式进行的,握手时微笑着平视对方就可以了。人与人之间点头哈腰容易招来轻视。

自己做东时,忌不等客人吃好,自己就把筷子放在桌上以示吃饱了。

自己做东请客时,特别是在邀请尊贵客人时,一般不要当天联系,应至少提前一天联系为好,俗称“安客”。

忌袒胸露背、衣冠不整。穿戴整齐是对主人基本的尊重。

敬酒忌东拉西扯没完没了。宴会上每一次敬酒时一般不超过3分钟。

待客点菜要双、不要单。

全家人一起吃饭,长辈不动筷,晚辈不能先动。

吃饭时,手要扶碗,不要一只手拿筷子,一只手放在桌下面。

筷子不能立插米饭中,因为立插米饭中与香炉相像。

就餐时不许用筷子敲盘碗,否则对做饭人不礼貌。

给客人添饭时不要问客人还要饭吗,应说还添饭吗?

吃饭时,不要用筷子在盘子里乱翻。

盛菜倒水时,要记着茶七饭八酒要满。

年节忌讳

大年初一:

忌讳去有丧事的家庭拜年;家中有长辈去世三年(现在一般为一年)内“持服”不出外拜年,一般要在门口拦上木棍或竹杆,以示尚在守孝中,不便于接受拜年。

忌迁居、糊窗户,否则认为是不吉利。

忌请医生看病,否则,象征一年到头都要生病。医生也忌讳在正月初一出诊,会不吉利。

压岁钱不能给奇数。长辈给晚辈压岁钱,金额要是偶数。

严禁洒扫与倒垃圾,旧时有会把家里的福气财运扫光的说法,若真要动扫帚,记得由外往内扫。

尽量不动刀剪针线,旧俗认为这样会招致破败等不吉利的事;也有可能把财路剪断。

忌打碎器物。初一打破碗碟杯盘,好像这年会有“破运”,便以口说“岁(碎)岁(碎)平安”补救。

避免说出“破”、“死”、“病”、“输”、“败”等不吉利的话。

忌杀生。

忌给还在睡觉的人拜年。

大年初二:

女儿回娘家回门礼忌单数,由于传统上认为单数不吉利,女婿带给丈母娘家的礼物一般成双数。

大年初五:

称作“破五”,因为之前的禁忌过了这天便可破除,一定要将过年期间所制造的垃圾清扫干净,谓之送穷。

大年初九:

为玉皇大帝生日,忌晒衣、挑粪。

节日期间还有以下禁忌:

忌讨债:传统认为,过年期间不管是被人要债还是向别人讨债的人,都不吉利。

忌剃头理发。民间有谚语: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旧时有登门售财神像者。凡购买要说“请”,不要直说买。不欲购者,只能回答已有,忌讳说不要。

忌借物不还。春节前要还清借别人的东西,不要让别人的东西在自己家过年。

居住禁忌

择地禁忌

建房正房一般都是坐北向南,忌坐南向北。

宅基地的形状,忌东西长南北窄。常为四方形或南北长,东西窄。

择日禁忌

太岁每年所经的方位,与动土、兴造、迁徙、嫁娶的禁忌有关。如要太岁方位动土,就会挖到一种会动的肉块,即是太岁的化身。民间认为如果人的精神旺盛,命运正旺还倒不致于怎样;如果运气不佳,命象衰微,就会遭到祸灾。故“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成为民间普遍知晓的一大禁忌。

忌五月盖房搭屋。五月正值农忙,农村盖房搭屋一般避开五月。

格局禁忌

宅院宜实忌虚。有五实、五虚的说法,五实令人富贵,五虚令人贫困。

宅院忌讳呈簸箕形,尤忌三角形。

在同一处聚居的各家,忌某家的房子、院墙高于其他人家。建房的高度要大体一致,否则,说是会压了人家的“吉利”、“风水”、“运气”。

盖房出檐、留滴水檐,忌讳超出自己的宅基地,水滴落到邻家房上、院中。

家庭院内厕所不能建在上首,即不能建在房子的左边。

修阴沟(下水道)不能通过别人的宅院。

院门若与邻家相对,忌门有大有小。

门前忌有坟墓和砖瓦窑。

宅院内,忌讳这屋和那屋的门窗相对。相对不好看,也不顺心。

盖瓦房覆顶,瓦的行数喜单忌双。

檩条忌曝露在外。

房门又忌比窗户低。门俗称为“眉”(门楣),窗为眼。一般应是眉高眼低。

材料禁忌

房梁忌用桑、枣、杏、椿等木料,一般喜用榆木,取其余粮之意。

建造禁忌

高程禁忌:特别是三栋房子在一列时,中间一栋忌高于前后房,因形如挑担;也忌中间一栋低于前后房,因形如谷底。

忌工匠在房内埋“镇物”。如果工匠暗中在砖瓦、梁檩中埋藏一些诸如面人、面兽、草人、纸人、木头人、木船、头发、牛骨、字、画、笔之类的镇物,认为会使主家不吉利。此类忌讳带有迷信色彩,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庭植禁忌

住宅院内有“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的说法。院前不栽桑树,是因“桑”与“丧”近意。后不栽柳,因柳树有絮无籽,若栽于房后、院后,恐这家人家也无子嗣后代了。鬼拍手是指杨树。风一刮,杨树叶哗啦哗啦地响,像是鬼拍手。

忌在院内种植杏树,俗谓人兴树不兴(杏),树兴(杏)人不兴。今天,此种讲究已不受重视。

院内种树忌种一株,院内种树一株形如“困”字,不吉利,因此要种两株以上。

室内禁忌

新房屋一旦盖好,室内就要住人。俗以为新房忌空室,如一时无人住进,也要将衣服置于梁上,或放双鞋在室内,表示有人在此。

迁居禁忌

忌常搬家,俗说人搬穷、火搬熄,搬家一次穷三年。

腊月忌搬家。

婚姻的忌讳

婚姻属相忌讳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随着男女走向平等,科学知识日益普及,自由恋爱形式多样化,这些忌讳已退出历史舞台。

出嫁日期一旦定好,就不能更改,旧俗谓“动一动、死公公,挪一挪、死婆婆。”

嫁女时,新娘子坐花轿,中途不准落地。

女子出嫁,有两处嫁女途中相遇时要鸣炮,两处嫁女以手帕相换。出嫁路上遇桥涵、墓地时要鸣炮。

新人用的被褥,孕妇不能做,也不能坐和摸,孕妇还不能接近新娘子。这样的忌讳在今天看来没有科学依据。

孕妇、产妇、婴幼儿的忌讳

孕妇忌吃兔肉,传说孩子会长兔唇。

孕妇居住的院内忌种葡萄,在葡萄架下做活传说中易生怪胎(意指“葡萄胎”)。

孕妇忌吃狗肉,谓生下孩子爱咬人。

孕妇忌吃人参、桂圆等补品,认为人参会引起气盛阴耗,加重早孕反应;桂圆辛温助阳,孕妇食用后易动胎。

孕妇忌茶、含咖啡因的饮料食品和酒精。

孕妇在怀孕期间,若家中小叔、小姑嫁娶,忌上前迎花轿。此种禁忌意在避免孕妇情绪波动,以免影响胎儿。

孕妇忌观看人家丧葬队伍或棺柩封钉及入土仪式。远离丧家哀伤气氛,让孕妇心情平静,不然会伤及胎儿。

新生儿的胎发,百日内禁止剃去的(有些地方是不满月不能剃),剃胎发的时候,还不能剃正头顶上的胎发,因正头顶俗称“呼歇顶”或称“天灵盖”。有的在小男孩后脑,一直让它长到十二三岁才剃掉,有的还把一缕头发结成小辫儿,俗称“长命辫”。

幼婴衣服忌过夜不收,否则次日若让幼儿穿上,会染湿热之疾。

忌打骂吃饭中的小孩。若打骂进食中的小孩,则使其情绪消沉、压抑,易引起消化不良,这是为人父母所不愿见到的。

出嫁女忌在娘家生孩子。今天,妇女生孩子绝大多数去医院了。

产妇屋禁止外人入内。主要是从卫生角度出发,防止病菌带入。

葬礼的忌讳

孕妇、婴儿忌送葬,防止沾染到不祥之气。从科学角度看,主要是防止孕妇过分悲痛造成情绪波动,及防止婴儿受惊吓。

忌守丧期间剪发、剃胡须。一般认为这是为了表示极度哀伤悲痛,以致于无法顾及修饰边幅。

忌带孝者观看接触产妇及婴儿。这一禁忌的意义在于防止孕妇情绪波动及婴儿受惊。

村子里有丧事时,不能在村内巷子里唱歌。这是出于对死者的哀思和亲属的同情,并无别的含义。

死者装殓时口中不能空着,古代有含玉的习俗,叫做“始”,后代有含饭团的习俗,现在有时给死者口内放入制钱。

死者入棺,脚忌悬空,要踏在棺板;头忌顶着棺板,要隔以衣物。

上坟时刻,皆在午前,忌下午上坟。

人死后停尸在室,儿女亲家来吊唁时,一般在停尸室门外。

停尸室内,镜子不能照映,要用物遮挡或将镜面反扣。

入殓禁在双日。

父母死丧,百日内子女不能串亲、串门,以示哀伤。

未出殡前,丧家不能扫炕、扫地。出殡后要一扫到底。

死人灵前点灯,此灯不能熄灭。

土葬打坑,不能隔夜。

停尸房忌狗、猫入门。

父母死丧,过年时门上不能贴红色的对联,以示悲痛。

吊丧时,来去途中忌串亲访友。

上坟扫墓的忌讳

孕妇避免上坟扫墓。

不在墓地照相。

上坟扫墓忌穿大红大紫。

外人不要参与他人的上坟扫墓。

坟头长草必需修整。

忌嬉骂、非议先人。

扫墓时间最好选在上午9时后到中午前最好。

买烧纸以买黄草纸为好。

烧纸时要表情严肃,不能嘻笑打闹。要坚持看着把纸燃尽才可以走开,这样既可以防止火灾,又能防止风把纸吹散,遂不了心愿。

夫妻亡一存一,亡者坟前一般不添土。

不要带幼儿去看葬礼或去上坟。因为小孩子天灵盖未闭合,容易被阴气侵扰而得病。

不能在死人的坟上踩踏。认为对死者不尊重。

祭祀的忌讳

祠堂祭祀时忌女人进入。民间以为女人祭祀死去的祖先,意味着家中无男子。

旧时禁止被判刑的子孙祭祀祖宗。现在人们对此已持开放态度,不排斥刑满释放的人参与祭祀。

祭祀祖先,一般不请人代劳,应亲身供祭祖先,才彰显对祖先的怀念与尊重。

其他忌讳

半夜不能照镜子。所以在民间,老百姓家里的镜子晚上都是扣着放的。

父母健在,忌穿白鞋、忌戴白帽。

下午,尤其是农历初一和十五日下午,忌到新友或邻居家看望病人。

收破烂,忌说收“破鞋”二字。因“破鞋”是指不正经的女人,故“破鞋”叫做“旧鞋”。

在船上,不准说翻、沉、扣、顶等不吉利的字眼。

旧社会,女子都缠足,致脚变形,故打井时,禁止女人接近。

在商家忌说不吉利的话。忌坐在柜台上、忌摔算盘子。

打谷场上禁烟火。

庭院里禁甩鞭子(指赶牲畜的鞭子)。

新郎首次到岳父家做客,忌吃饺子。吃饺子有“撅嘴”之意。

泥房顶时,忌吃面条。面条名汤,意为漏“汤”。

打场收粮时,簸箕要对着家门口的方向,意为粮食往家收。

待客用“醋”时,忌向客人说“吃醋”二字。

与别人谈父母名字时,忌连姓带名一气说出。说时,要单个字说,某字某字,以表尊敬。

旧时鄙视妇女,打井、建房不准妇女参加。而今广大妇女参加各行各业工作,与男士同工同酬,轻视妇女已成过去。

借用熬药锅,不准送还,如送还,意为“送病”。

老人年龄到七十三、八十四、禁忌这两个数字(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之说)。

喜宴禁用梨,因梨与“离”谐音。

给人写信忌用红色笔,用红色笔写信,意为断绝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