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督管理
【概况】 2018年,县市场监管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落实《十三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深入开展“双创双服”活动,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目标,深入推进“放管服”活动,致力于监管体制改革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监管执法和消费维权,严防严管“四品一械”,不断提升市场监管水平,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先后荣获市级文明单位,市级三八红旗集体、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食药安全考核A级;1人获得“省级消费者协会先进个人”。
【市场主体增量】 市场主体增量持续向好。至2018年底,全县已成立状态的各类市场主体20041户,其中已成立状态的各类企业6302户(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774户),较上年底增长17.8%;已成立状态的个体工商户13739户,较上年底增长18.04%。积极履行“双告知”职责,强化市场主体诚信经营意识。一年间,完成市场主体“双告知”2000余户。其中,企业900余户、个体工商户1000余户,提供各类咨询服务3000余人次。
【融资兴企】 利用办理动产抵押、股权出质、银企对接等多种形式和开展“进企服务、入企帮扶”活动,向企业发放融资需求征询意见函,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在实施登记过程中,坚持依法登记,积极开辟股权出质、出资和动产抵押登记绿色通道。先后办理融资73笔,融资金额47235万元。其中动产抵押61笔,金额31530万元;股权出质1笔,金额1000万元。超额完成了市局下达的年度融资活企目标任务。
【商标管理】 大力实施“商标兴县、商标兴企”战略,提升“南皮制造”品牌形象和价值。结合“商标兴企”工程,对全县企业进行走访,引导其为有竞争力的产品申报地理标志商标,加大商标品牌申办力度。在5家企业挂牌建立了“沧州市商标品牌指导站”;对21家具有规模的企业进行了走访、调查;帮助5家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了品牌商标。帮助指导“智友”公司做好品牌商标各个环节的申报工作。提供商标注册咨询服务78人次。同时,组织开展了打击商标侵权、虚假宣传等专项行动,提高了企业自我保护意识和商标管理使用水平。
【红盾护民生】 对全县农资市场进行检查。抽检50份农资产品,按照抽检结果对销售不合格农资产品的7家商户进行处罚,对其他商户进行了规范;抽检电线电缆、涂料漆料12个批次,抽检内衣20个批次,抽检家用电器、电动自行车18个批次。2家销售不合格电器商家进行了立案处理。同时,组织信和集团、天宏、东兴、智友、迎宾5家单位参加了“诚信经营”、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红盾治污】 扎实做好流通领域散煤、油品质量监管和建成区餐饮单位油烟净化工作。对辖区内的所有车用燃油经营单位、煤炭经营单位、餐饮单位反复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摸清底数并逐一建立登记台账,确保了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加大质量抽样检验和查处销售不合格油品、煤炭案件工作力度。共抽检成品油137个批次、车用尿素31个批次,抽检覆盖率达到100%,抽检合格率达到100%;抽检煤炭120户120个批次,抽检合格率100%,抽检覆盖率达到100%;发放《关于餐饮单位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的通知》200余份,安装油烟净化设施218家。做到了建成区内持证餐饮单位和学校(幼儿园)油烟设施安装全覆盖,为大气环境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消费者权益保护】 以“12331”和“12315”投诉举报平台为核心,构建消费维权体系。共提供消费咨询服务700余人次;受理消费者投诉317起、举报39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8.9万元。调解率、满意率都达到了100%。开展了“诚信南皮·诚信商家”放心消费等各项创建活动,组建了消费维权志愿者队伍60人,申报消费者满意示范单位10家。结合“3·15”活动和12315“五进”活动,广泛开展消费维权宣传教育,取得了积极成效。
【企业年报】 2018年度内资企业应报4707家,已报4385家,年报率93.16%;个体工商户应报12253家,已报11870家,年报率96.87%;农民专业合作社应报782家,已报686家,年报率87.72%;合计应报17731家,已报16931家,年报率为95.49%。列入经营异常企业322家、农专社96家,年报率全市排名第一。
【双随机一公开】 2018年,继续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牵头制定了2018年度南皮县“双随机”工作实施方案,及时调整了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并进行了公示;做好双随机抽查工作平台执法人员信息录入;制定了2018年度双随机联合抽查方案,组织了6次跨部门联查。同时,开展了3个批次的抽查工作,并将451家市场主体检查结果录入系统公示。开展了企业即时信息公示情况抽查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加强失联企业与出资信息检查,推进“异常经营名录”、严重违法企业“黑名单”等制度的落实。
【食品安全监管】 日常监管。日常监管突出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单位、重点问题。以高危食品为重点品种,以持证亮证经营、购进渠道管理、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和使用为重点环节,以餐饮集中区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以高危食品生产单位、大型商超、接待聚餐活动较多的餐饮单位(如承办婚宴、生日宴、团圆饭、年夜饭的餐饮服务单位)和农村聚餐餐饮服务单位以及学校和幼托机构食堂、敬老院食堂为重点单位,以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问题为重点问题,出重拳、强监管,严厉打击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在强监管的同时,针对索证索票制度购进验收台账不健全、食品加工场所条件不达标等安全隐患,执法人员上门指导,落实监督意见,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一年间,日常监管共出动执法人员789人次、执法车辆458车次,监督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759家次。发现问题2000余条,责令整改900余家。
打好“三小”监管“攻坚战”。对全县所有“三小”单位开展摸底建档、登记备案办理工作。至2018年底,共发放“三小”登记、备案证697家,其中小作坊15家、小餐饮224家、小摊点458家。通过摸底建档、登记备案,提升了全县“三小”业态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加强网络订餐安全监管,填补监管盲区。督促网络第三方平台落实责任,完善了“美团”外卖200余家入网单位和“想吃嘛”外卖100余家入网单位许可证、经营范围、餐饮食品加工的原材料、从业人员健康状况、送餐箱消毒等方面的监管。
开展载体活动,提升食品行业自我规范能力。扎实推进“国家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明厨亮灶、公示栏悬挂、清洁厨房、量化分级、集中交易市场“双提升”、餐饮示范街、示范店创建等载体活动。全县持证餐饮单位“明厨亮灶”“清洁厨房”“公示栏悬挂”“量化分级”工作进度完成率实现了100%;完成1家集中交易市场“双提升”工作和26家示范店创建活动,提升了县城东兴市场、食品零售单位和餐饮聚集区整体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重点突击,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各项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开展春季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行动、餐饮服务环节“清洁厨房”专项整治活动、“瘦肉精”专项整治、打击重点领域食品药品违法犯罪“铁拳” 2018专项行动、“非洲猪瘟防控”“市场监管隐患排查整治”等各类专项行动30余次。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推动解决影响本地食品安全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提高了政府在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公信力,改善了食品药品安全的执法环境,有效推进了食品药品安全各项工作的开展。
强化监督抽检。对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茶叶及相关制品、酒类、水果制品、食用农产品、粮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方便食品、饼干、罐头、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糕点、蜂蜜产品、餐饮食品、餐馆用餐饮具等19大类857批次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进行了抽检。其中合格样品848批次、不合格样品10批次,合格率98.94%、不合格率为1.06%。抽检结果显示,大宗日常消费品的样品合格率基本保持稳定。
执法办案。2018年,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166起,没收违法所得2941元;罚款383378元,取缔无证无照食品药品生产经营黑窝点3个,收缴问题食品药品649箱。所有案件信息全部按照要求公开公示,取得了震慑性效果。确保了全年未发生较大的食药安全事件,食药安全工作实现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药械安全监管】 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共排查药品零售企业75家,下达责改通知书40余份,整改完成了45家店;开展了疫苗专项整治、处方药专项整治、回流药专项整治等行动,检查药品经营企业200余家次,发现问题30余条,责令整改45家,查处违法案件21起。对全县1家药品包材生产企业进行了多次检查和规范。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针对医疗机构的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上报中存在上报不规范、不及时等问题,采取上门帮扶指导的方式予以解决问题。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279例、医疗器械不良反应70例、化妆品不良反应35例,其中药品严重不良反应30例。
加大对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换证工作帮扶力度。通过上门指导、电话跟进、难点回访、疑点解惑等形式,加大对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前的帮扶指导;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软硬件的改造升级,使药品的采购、验收、陈列、存储、销售质量管理体系以及计算机操作系统等符合药品GSP要求。全年新开办药品零售药店7家,全部通过认证。
医疗器械监管。按照风险分级监管的理念,逐步促进常规监管向以问题为导向的监管转变。做好乡及乡以下医疗机构和医疗器械监管工作,以高风险品种为重点,结合专项整治,做好医疗器械日常监管。一年间,结合医疗器械流通领域专项整治,以经营、使用三类植入性高风险医疗器械品种为重点,加大了对医疗器械的监管力度。全年办理医疗器械案件17件,其中1件被省局认定为典型案例。
【宣传培训】 抓好对监管相对人的岗位培训,进一步提高相关从业人员整体素质。2018年共举办各类培训9期次,包括3次药品零售企业从业人员培训班、1期医疗机构药械使用和不良反应培训班、2期全县学校(含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培训会、1期“双随机一公开”培训、2期食品经营企业培训。共培训从业人员达700多人次,发放资料1000余份。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食品经营行业从业人员、药品管理人员,特别是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331”主题宣传日、学校食堂开放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科技周、安全用药月等时间节点开展各种活动进行宣传;在12个科普宣传站和300余个宣传点不断投放宣传资料进行宣传;通过在电视台录播“食药安全专题片”、播放滚动字幕进行宣传;利用互联网+、微信平台等新媒体以及网络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宣传;结合国家级食药安全县城、省级卫生县城考核验收,制作、张贴、摆放宣传贴画、桌签进行宣传。一年间,共印发各类宣传材料2万余份(册),网络刊发各类信息1000余条,悬挂宣传横幅、标语100多幅,举办各类培训班20余期次,涉及食品、药品、餐饮、医疗器械、化妆品、保健品的从业人员5000余人次。
党组书记、局长:孙文岳
党组副书记:刘 靖(2018年7月任)
副 局 长:赵金胜
穆宝华
杨培龙(2018年7月任)
(孟卫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