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寺镇

王寺镇

【概况】 王寺镇位于南皮县城东部,东接鲍官屯镇,西靠乌马营镇,南临寨子镇,北连大浪淀乡,镇政府驻地距县城20公里,总面积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万亩。辖24村4.2万人,其中回民1092人。2018年,完成财政收入1875万元,同比增36.66%;工业总产值完成15.96亿元,同比增4.8%;粮食总产44742吨,同比增6.58%;棉花总产906吨,同比下降8.47%。

【农业】 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664万元,冬小麦“一喷三防”补贴46.4万元;发放2017年棉花种植补贴9576.59亩135.5万元。实施2018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冬小麦节水稳产配套技术项目,涉及王寺、罗四拨、陈官屯等10村,总面积1.3万亩,发放麦种39万斤。实施代九拨、邢九拨两个村的旱作雨养项目。完成大北农生态猪项目在西古村、温氏养猪集团在东葛村建设猪场租地工作。

【工业】 坚持以项目建设统揽经济工作全局,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全年完成重点项目4个,分别是投资4750万元的沧州精助化工有限公司扩建项目、投资4200万元的南皮县星光化工厂扩建项目、投资4800万元的南皮县立德电气有限公司扩建项目、投资4500万元的南皮县睿兴家具有限公司扩建项目,均已投产。在建项目2个,分别是投资3.8亿元的沧州中泰塑业有限公司扩建项目、投资4800万元的南皮县青云工贸有限公司扩建项目。引进重点项目2个,投资1.2亿元的沧州源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新建项目、投资5000万元的沧州德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新建项目,均已落实地块,正在办理开工建设手续。

【安全生产】 镇党委、政府定期召开班子会研究全镇安全生产工作,多次主持召开全镇安全生产大会,并经常带队到企业督导检查安全生产;严格按照上级安排部署,开展全覆盖检查,确保不漏一企,不留死角。及时建立一个台账,四个清单,深化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坚回头看,全面补齐短板,狠抓责任落实,为全镇经济发展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发展环境;成立由党委书记为第一主任,镇长为主任,党委副书记和一名副镇长具体抓的安全生产委员会;镇党委、政府严格落实“党政同则、一岗双责”工作责任制,分别与各村、企业、相关部门签订责任书。夯实安全生产责任,增强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应急值守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做好突发事件的防范应对工作,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妥善进行处置。

【打击违法占地】 加大巡查力度,对于发现违法占地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教育、早制止,当场向当事人下达停工或限期拆除通知书。年内召开打击非法占地动员会4次,悬挂标语横幅20余条。拆除违法占地7处,其中,柴庄2处、集北头1处、刘夫青4处。其他违法建筑均已下达限期拆除通知单,对涉及违建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约谈。

【社会事业】 计生工作:办理一胎生育登记卡115本,二胎生育登记卡176本,独生子女证19本;组织免费孕前检查175对夫妻;对71名奖扶人员和8名特扶人员进行资格确认,全镇享受奖扶人员577名,发放计生奖励扶助金553920元,特扶人员28名,发放特别奖励扶助金268800元;全镇18周岁以下独生子女受奖父母奖励146户283人,发放奖励资金23350元。

教育:指导镇文教室积极准备当年的市教育督导评估验收工作,通过不懈努力该项工作圆满完成。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头戏来抓,中心校刘晓瑜等教师被评为“县级巾帼建功标兵”和“县级三八红旗手”。镇中学先后获得沧州市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南皮县校园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南皮县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南皮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卫生: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聘用三名食药安全三级网格员,分片分包全镇24个村,对全镇40家涉及食药的企业进行实地普查登记,定期进行电子网络巡查,发放食药安全宣传资料1500余份,配合工商部门联合执法2次。

文娱:郝五拨村成功举办南皮县第十一届“体彩杯”农民象棋比赛、举办贺元宵戏迷演唱会;东葛村举办象棋比赛、庆元宵秧歌表演;集北头村刘佳霖率领南皮县八卦掌研究会在“美岁天地杯”第七届厦门国际武术大赛中获得6枚银牌、9枚铜牌,弘扬传统武术,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民政: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加强低保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低保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审核审批等工作环节和程序。强化家庭收入核算,倡导诚信救助,使低保对象有进有出。同时,对因天灾人祸、重病重残而新产生的困难家庭,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加强五保供养政策的落实,严格按照《农村五保供养条例》核定五保供养对象,对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坚决予以取消,对符合五保供养条件,而未享受五保待遇的,做好申报审批。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日趋完善,根据上级出台的有关大病医疗救助政策,重点救助城乡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优抚对象和特殊困难家庭,有效地缓解城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2018年审核上报民政大病医疗救助123人,发放低保金108万元、五保金95.8万元、临时救助6万元、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35万元。

社保:王寺镇参加农村养老保险1.7万余人,缴费者9000余人,已享受待遇者6800余人,发放养老金680余万元。生存认证农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6700余人,职工认证580余人。参加城乡合作医疗36316人,收缴农合款774万元,认定特殊人群1134余人。

【环境治理】 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对王寺镇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全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治理行动,投入机械150余台次、人工1800余人次,清理垃圾2900余方,清理河道沟渠9千米,清理违建、广告牌75处,清除占道经营36处。重点对大三拨村进行集中整治,粉刷墙面10000余平方米,清运垃圾5000余方,建筑遮拦墙面110延米,绘制文化墙400余平方米,粉刷墙体标语20余条。进一步提升了全村整体面貌,受到群众好评。

全面做好秸秆、垃圾禁烧工作,加大巡查力度,发现焚烧现象立即处置,做到不留死角;加强砂石料场和粮食收购点的苫盖工作,整改扬尘问题27件;强化对企业污染情况的巡查力度,取缔污染企业3家,督促提升整改企业6家,在空气污染预警期间,对建升防水、立德电气、登宝涂料、新洁化工、康惠洁净型煤等5家企业严格落实限停产措施,在采暖季,对海艳新型建材严格落实停产措施;配合县环保局查处环保举报案件5件。

【扶贫攻坚】 落实中央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健全完善精准脱贫工作机制,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对全镇帮扶责任人全部进行重新调整,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基础工作规范提升行动;认真做好数据清理,修改完成337条逻辑错误、65条不完善的信息;抓好动态管理,新识别6户16人,脱贫65户188人,郝五拨村脱贫出列,完成年初脱贫目标。

积极争取各级项目资金480余万元,加强贫困村基础建设,铺设混凝土路面1.76万平方米、新建文化广场2个、改建涵洞4个、新挖排水沟317米、新上变压器1台、安装路灯220盏;实施唐孙、郝五拨两村的高低压线路改造工程,持续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

【社会稳定】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宣传力度,粉刷墙体标语70余条、张贴公告850余张、发放明白纸1.7万张,充分利用农村大喇叭播放宣传内容,充分发动群众举报和反映相关线索。积极与政法、检察、公安等部门协调联动,在全镇范围内进行深入摸底排查,及时通报排查情况,共同分析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落实解决方案。

扎实做好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强化落实矛盾纠纷日排查、周调度、月汇报制度,使全部矛盾纠纷处于掌控之中。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汇总、梳理,责成专人办理,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大对重点疑难积案处理化解力度,通过举行公开听证、陪同信访人走访、县领导下访等形式,成功化解一批信访矛盾纠纷,为全镇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推进平安五网建设。强化社会综合治理,加快推进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平安网络建设,加强对流动人口、精神病人和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管理和社区矫正,使全镇服务管理网络建设更加健全和完善。

【基层组织建设】 完成村“两委”换届。坚持换届选举工作在镇党委领导下依法有序进行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严格规定程序,严肃工作纪律,使程序合法不出错、步骤完备不减少、标准执行不降低,严格把好候选人入口关、选举过程关和公布公示关,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选优配强农村“两委”干部队伍,推进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和“两委”交叉任职,理顺“两委”关系,提高效率,促进村级事务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规范、高效、有序运行。

深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有针对性地完善各项学习制度,不断提高党员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镇党委组织新任村“两委”干部进行集体谈心谈话、廉政谈话和警示教育,结合农村实际,分四批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到河北师大、山东西霞口、河间等地进行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同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等内容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依法依规依程序办事的意识和履职尽责的能力。

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强化机关作风建设为抓手,严格落实“五要十不准”工作纪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政治信仰,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日常管理制度,加大督导检查力度,使广大干部职工时刻绷紧“作风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树立“高效、廉洁、勤政、务实”的良好形象。

党委书记:刘凤军

副 书 记:白普军

     吴铁生

纪委书记:王红辉

组织委员:郝 辉

宣传委员:宫云玉

人大主席团主席:徐方

副 主 席:王俊兰

     范洪振

镇  长:白普军

副 镇 长:于福军

     张瑞合

     王中堂

(宫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