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名家来南皮
高长来
尚长荣 2011年7月,尚长荣随河北省心连心艺术团来我县参加《党旗飘扬希望南皮》南皮县庆祝建党9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演唱了《智取威虎山》《铡美案》选段。
尚长荣,1940年7月15日生于北京。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大师尚小云第三子。现为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上海京剧院艺术指导,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曾三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是中国戏剧界首位“梅花大奖”得主;三次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以及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市文联德艺双馨艺术家、上海市职业道德十佳标兵等称号。2013年获第二届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2014年获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2017年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荣誉称号。

于魁智 2012年9月,于魁智来南皮参加《花好月圆——迎金秋联谊晚会》。演唱京剧《大登殿》《三家店》选段,和京剧名家李胜素联袂演唱《坐宫》。
于魁智,男,回族,1961年12月15日出生于辽宁沈阳,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老生演员,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现任中国国家京剧院副院长、艺术指导,国家一级演员,研究生学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大、十七大代表,第九届、十届、以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青联常委、中国文化部青联主席以及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
他是追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而载誉京剧舞台的一位艺术家。197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1982年毕业进入国家京剧院,1998年进入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2001年以研究生学历毕业。1987年荣获首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1989年荣获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1年荣获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1993年荣获梅兰芳金奖;1995年荣获中国京剧之星称号;2003年荣获中国金唱片奖。
2004年作为中国有着广泛影响的京剧艺术家,于魁智在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国粹之声。

李胜素 2012年9月,李胜素来南皮参加《花好月圆——迎金秋联谊晚会》。演唱京剧《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选段,和京剧名家于魁智联袂演唱《坐宫》。
李胜素,1966年2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中国国家京剧院主要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工青衣、花衫。现任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京剧界领军当红名角,该团领衔主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0岁时,李胜素被柏乡县豫剧团魏胜良老师特招进入戏班开始学戏。13岁时,因河北艺校招收京剧学员,后改唱京剧,在河北省艺校教师齐兰秋的教导下,悉心学习青衣、花旦。1986年毕业,分配到邯郸京剧团。1987年,李胜素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为师,在表演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学戏就崇拜梅派戏大方和深厚内涵的李胜素,于1988年正式入梅派,随梅葆玖老师学习《贵妃醉酒》、《宇宙锋》、《凤还巢》等。
1991年李胜素调到山西省京剧院成为主演,任山西省京剧院京剧团团长,2001年正式调入中国京剧院二团,在继承传统戏的同时,李胜素和老师一起大胆进行创新,将旦角的各种表演技艺融为一体,给老戏注入新的活力。2010年9月18日,就任中国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
1991年以《红线盗盒》荣获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1992年参加全国京剧青年团队新剧目汇演以《孟丽君》一剧荣获优秀演员表演奖;1996年荣获第十三届戏剧梅花奖;2001年荣获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荣誉奖。同时,她还被山西省委政府誉为“三八红旗手”、“先进文艺工作者”、“省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并多次到国外出访,1997年参加古巴第十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得“杰出青年艺术家”称号。

刘长瑜 2012年9月,刘长瑜来南皮参加《花好月圆——迎金秋联谊晚会》。演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光辉照儿永向前》。
刘长瑜,1942年1月14日出生于北京,籍贯江苏无锡。原任中国京剧院第一副院长,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曾任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国家京剧院艺术指导,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空中剧院栏目艺术顾问,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提起刘长瑜,人们自然会想起《红灯记》中的小铁梅。这个风靡一时的舞台形象,曾使刘长瑜的名子蜚声四海,享誉八方,刘铁梅——刘长瑜,成为一代人心目中的青春偶像。1979年刘长瑜以《卖水》、《春草闯堂》、《辛安驿》这三出戏一举轰动香港,海内外几十家报刊争相报导,被誉为“中国第一花旦”。
1979年被文化部评为“三八红旗手”,同年为建国三十周年演出《红灯记》获文化部演出一等奖;1981年在《红楼二尤》中扮演尤三姐、尤二姐、获文化部颁发的个人表演一等奖;1982年在电视戏曲艺术片《燕燕》中扮演燕燕,获首届电视金鹰奖;1983年演出《春草闯堂》获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2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奖;1993年1月16日荣膺“梅兰芳金奖大赛”(旦角组)金奖,从而成为新时期京剧“八大名旦”之首。

杨春霞 2012年9月,杨春霞随中国京剧院一团来南皮参加《花好月圆——迎金秋联谊晚会》,演唱《杜鹃山》选段《家住安源》和《志坚心齐》。
杨春霞,1943年生于上海,京剧旦角演员。祖籍浙江宁波。1955年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初习昆剧旦角,得朱传茗、方传芸教授。1959年改学京剧,师承言慧珠、杨畹农。1961年毕业,入上海青年京昆剧团。同年随团赴香港演出神话京剧《白蛇传》、传统京剧《杨门女将》,由于她扮相俊美,演唱动人,反响强烈。
1964年,她随中国艺术团访问西欧意大利、法国等6国,担任《拾玉镯》主演。1973年调入北京京剧团《杜鹃山》剧组,主演柯湘,在唱念表演上都有新的发挥。杨春霞的出色演出获得巨大成功。1981年,杨春霞和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袁世海赴瑞士、前西德演出《霸王别姬》再次获得好评。1989年,荣获第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18年5月,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张建国 2012年12月张建国率中国京剧院三团来南皮参加《古城京韵——南皮县新年京剧晚会》演出,演唱《三家店》《大漠苏武》选段,和京剧名家董圆圆联袂演唱《白毛女》选段。演出之余,张建国还到县京剧社授课指导,到县光荣院慰问演出。
张建国,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国家京剧院著名“奚派”老生演员。1958年7月生于河北省晋州市。1972年考入石家庄地区戏校,1975年12月毕业分配到石家庄地区京剧团。
1984年他正式拜张荣培为师,并得到欧阳中石先生的指教,学习奚派艺术。1989年他只身闯上海,连唱三天一炮打红,被称为“小演员轰动大上海”。次年,随团赴沪公演,盛况空前。以后在天津、北京、哈尔滨、大连、青岛等地演出,均受到称赞。1990年在上海第二届戏剧表演艺术白玉兰奖大赛中,以传统名剧《打金砖》荣获白玉兰主角奖;1991年在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中,以奚派名剧《哭灵牌》荣获最佳表演奖;1993年在梅兰芳金奖大赛中,以奚派名剧《哭灵牌》和《碰碑》荣获梅兰芳金奖。1993年调入京剧院。1996年被推荐为“中国京剧之星”,2002年,荣获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现为中国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董圆圆 2012年12月,董圆圆随中国京剧院三团来南皮参加《古城京韵——南皮县新年京剧晚会》演出,演出《穆桂英挂帅》《贵妃醉酒》选段,和京剧名家张建国联袂演唱《白毛女》选段。演出之余,董圆圆还到我县京剧社授课指导,到县光荣院慰问演出。
董圆圆,1964年出生,中国京剧院三团主演。1975年考入天津市戏校,1984年加入天津市青年京剧团,1985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1990年移居香港加入香港京剧团,1995年拜梅葆玖为师,2002年考入第三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董圆圆加盟国家京剧院,她与奚派名家张建国的搭档也被广大戏迷所看好。他们一起主演了《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武家坡》、《韩玉娘》等戏。观众期待他们成为继于魁智、李胜素之后,国家京剧院乃至全国京剧舞台上的又一黄金搭档。1993年被推荐为首届“中国京剧之星”,2001年全国京剧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同年荣获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王润菁 2012年12月,王润菁随中国京剧院三团来南皮参加,《古城京韵——南皮县新年京剧晚会》,演唱《状元媒》《杜鹃山》选段。
王涧菁,1968年1月生于北京,中国京院院三团主要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工青衣。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第十届哈尔滨市政协委员、文化部青联委员、突出贡献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197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1985年升入表演系大专班,主攻青衣花衫。在院期间,法国电视台以《中国戏曲学院的高材生——王润菁》为题拍摄了专题片;日本东京电视台录制了她主演的《天女散花》。1988年大专毕业后到哈尔滨市京剧院工作,2002年考入第三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2003年调入中国京剧院工作。
在戏曲片《岳云》中扮演岳夫人一角,荣获童牛奖;1989年获得黑龙江省京剧大赛一等奖,1991年获全国中青年电视大赛优秀表演奖;2002年获第三届京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2001年,荣获“哈药六杯”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表演奖”,2009年5月,在《杜鹃山》中扮演柯湘荣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王艳 2016年4月15,王艳随天津京剧院来南皮参加铁路器材有限责任公司建厂30周年京剧晚会。演唱《谢瑶环》《杨门女将》选段,和丈夫,国家一级演员赵华(吴桥人)演唱《沙家浜》选段《智斗》。
王艳,女,汉族,1976年出生。著名青衣、花衫演员。毕业于天津艺术学校。天津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戏剧家协会理事,天津市第十一届青联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5年毕业于天津艺术学院。毕业后留校进修三年,1999年分配到天津京剧院实验团,攻青衣、花衫,现任天津京剧院实验团团长,实验团主要演员。多次出访欧州各国、美国、日本及香港、台湾等地。2000年“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中,以《白蛇传》中《断桥》一折荣获一等奖;2005年CCTV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第一名;2011年以《谢瑶环》一剧荣获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获“文华表演奖”。

李海燕 2010年6月,李海燕来南皮参加南皮农村合作银行成立庆典演出,演唱《锁麟囊》和《文姬归汉》选段。
李海燕,1964年生,河北秦皇岛人,著名京剧演员,程(砚秋)派青衣,国家一级演员。现为国家京剧院二团团长、文化部青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1977年,考入河北省唐山地区戏曲学校。1980年,入北京市戏曲学校,1987年,进入河北省唐山市京剧团,同年参加全国首届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荣获最佳表演奖。
1991年,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演员,同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义女李世济为师,系统地学习程派艺术。1998年,获中国戏剧最高荣誉“梅花奖”,同年进入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班学习,并获文化部“优秀专家”光荣称号。

杨少彭 2011年1月25日,杨少彭来我县参加南皮县《古城之春》2011年春节文艺晚会,演唱《三家店》和《智取威虎山》当中的唱段。
杨少彭,男,天津人,出生于1976年,北京京剧院二团演员,工杨派老生,国家一级演员。第五届CCTV全国青京赛金奖得主。文化部评比展演一等奖得主。第三届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学员。1988年考入天津艺术学院,1995年毕业,同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大专班。1997年毕业分配至北京京剧院,1998年在《铸剑情仇录》中扮演眉间尺,2001年在《宰相刘罗锅》(第五本)中扮演刘墉,2002年在《沙家浜》中扮演郭建光。2002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第三期研究生班。

相关链接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来南皮义演
1993年10月2日至5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叶少兰、梅葆玥、马小曼、著名琴师燕守平以及山东京剧团著名演员宋昌林、薛亚萍等来南皮为筹建张公园(张之洞之公圆)义演。梅葆玖先生的岳母是张之洞的孙女,梅先生邀请到诸位京剧名家,促成南皮义演。
2016年4月25日,梅葆玖先生与世长辞,享年82岁。先生于1934年在上海思南路梅宅出生,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第九子。10岁学艺、13岁登台。18岁与父亲同台演出,成为唯一继承梅派衣钵的本家亲传之人。媒体赞许他:舞台之上,他是扛起百家大旗的梅派传人;脱下行头,他是晚辈心中“低调谦逊、平易近人”的玫爷,也是朋友眼中“会说英语,爱吃牛排”的时尚老头。喜欢研究录音机,无线电、痴迷摩托车、汽车的他,经常说“别叫我大师,一叫大师,咱们距离就远了”。梅先生一生中的70年都献给了京剧传承。
梅先生带队到南皮义演,这是南皮文化事业中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在南皮的文化史册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义演期间,我任县委副书记有幸在县快活林大酒店接待先生一行,虽然仅有一二天的时间,先生那穿戴简朴、随意平和、活脱脱一快乐老头的形象深深留在我心中。返京前先生赠我彩色剧照一张,在背面题字存念。先生的剧照和题字我珍藏了起来,随文展示,表达对先生的深深怀念与追思。

梅大师剧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