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标注参数
笔者在语料中标注的参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话题表现形式、话题信息认知状态、话题接续状态及形式、话题结构所处话步、话题结构与前后文关系等。以下逐一对这些方面作简要说明。
1.4.3.1 话题表现形式
根据如Ariel(1990)、Gundel et al.(1993)等的研究,语言表达形式与其信息状态以及会话参与双方的认知状态紧密相关。例如,对于话语中极为活跃的信息,由于双方都熟知,因此说话人会倾向于选择简单轻省的表达形式,如零形式或代词。
笔者对话题的表现形式进行观察,对其进行类别上的归整,与之后要考察的话题的信息状态密不可分。话题结构的话题部分多数为名词性成分,也有少数的话题结构是由谓词成分作话题的,包括动词词组和小句。笔者对话题的具体表现方式进行细致的记录,在标注话题形式的时候参照Gundel et al.(1993)以及陈平(1987a)的方法。
Gundel et al.(1993)依据普遍认知的原理,提出“已知性等级”(Givenness Hierarchy)的理论与量表,主张名词性成分所负载信息的已知性并不是判定新旧两极的问题,而是有程度上的差别,并且对应于大脑中的信息存储与关注状态,即认知状态。从表现形式上看,不同形式的名词性成分在已知性程度上会形成一个等级序列,不同的话语形式所携带的信息对应于大脑中的认知状态从“谈论焦点”到“类指的信息”呈不同程度的序列安排,即信息在已知性程度上呈从高到低的排列。Gundel et al.(1993)等列举的语言形式等级排列主要是基于英文提出的,因此,我们还将参照陈平(1987a)对现代汉语名词性短语的分类。陈平(1987a)系统分析了有指与无指、定指与不定指、实指与虚指以及通指与单指这几对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同时也对这些概念在现代汉语中的表现方法以及语法特点进行了示例与分析。笔者将参照陈平(1987a)的分类方法对语料中话题结构的话题进行归类。
1.4.3.2 话题信息来源
已知性等级理论对认知状态的判断依据是语言表现形式,但我们知道,在实际的会话语篇中,提供信息的不仅仅是语言形式本身,还有语篇语境以及情景语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笔者除了对话题的形式进行考察之外,也依据语境以及语篇上文对话题的信息来源进行标注。
对话题的形式与信息来源进行分别标注,可以避免因经验带来的误判,还可以对信息逐个标注并加以统计,从而对已知性等级在现代汉语中的适用性进行检验。
由于本研究使用的是会话语料,意在更好地观察语言使用的实际,因此对于判定话题部分的信息来源,如使用笔语语料一样只关注上下文的信息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在进行标注时,笔者会突破Givón(1993)在上下文寻找回指词语并测算距离来确定信息来源的方法。笔者将更多地把话题结构置于它所在的语境中观察,包括话题结构小句之前的会话上文、会话发生的场景、背景播放的视频短片、现场会话参与者及观众的身态手势与反馈等都在语境的考虑范围内。
1.4.3.3 话题接续状态及形式
话题信息在会话语篇中是否能够得到接续与话题结构的话语功能有关,因此本研究在语料中标注的另一个参数是话题的接续状态。Geluykens(1992:153)认为左偏置结构具有“引入所指”的话语功能。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在于,在他所研究的语篇中,左偏置结构中的话题部分在后续的语篇中往往可以得到接续。对现代汉语中的话题结构很少有学者进行类似的观察。既然本书的研究目标之一是对话题结构的话语功能进行考察,那么笔者也将对话题结构中的话题部分信息能否得到接续逐一进行标注。
笔者标注的不仅仅是话题[±接续]的状态,还有话题信息得以接续的形式,同时还考虑其在后文接续中所处的位置。如上文所述,语言形式与其信息状态相关,通过记录话题在后续话语中接续的位置以及形式,可以推测话题信息是否在后续话语中成为会话的中心议题,也可以知晓话题结构对会话的贡献。
1.4.3.4 话题结构所处话步
在探讨话题结构的话语功能时,笔者关注的一个方面是话题结构所处的话步。“话步”较早是Sinclair和Coulthard(1975)使用的术语,之后Eggins和Slade(1997)在对口语语篇进行分析时将语篇切分为“会话话步”(conversational moves)。另外,Bhatia(1993)在他的语类分析框架中也用到了话步的概念,他的语类认知的模式由话步组成,而每个话步又通过特定的策略来实现。
本书的研究意图并不是对电视访谈进行体裁分析,而是观察话题结构在会话中所起到的话语功能。因此,本研究中笔者更倾向于用Eggins和Slade(1997)的经典方法来对话题结构所处的话步进行分类,然后将话题结构在话步中的分布与话题的信息状态和接续状态这几个方面的特征综合在一起,以推测说话人在使用话题结构时想要达到的交际意图。
既然体裁研究并不是本书的出发点,笔者在设置话步这个参数时就用较为简便的会话分析的方式来处理。笔者将会话语篇用两种类型的话步来进行分类,一类是开始议题的起始话步,即opening moves,另一类则是维持议题的话步,即sustaining moves。
1.4.3.5 话题结构与前后文关系
为了对话题结构的话语功能有更全面的归纳,在标注话题的接续状态以及话题所处的话步的同时,笔者还对话题结构在内容上与前后文小句之间构成的逻辑关系进行记录。对小句之间关系的记录,可以使我们在了解话题结构的话语功能时,不仅仅着眼于它们在信息方面对会话的贡献,也能考虑到它们对会话内容的贡献。
除了以上所述的主要标注参数之外,笔者还同时记录了一些其他方面的信息,如话题的长度、话题结构所在小句的句型等,以期在总结话题结构的特征时能提供更全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