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 表达敏感议题

5.3.2 表达敏感议题

除了在相邻语对作出非首选回应时选择话题结构小句,有时说话人在处理敏感议题时也会使用话题结构,希望能使自己的话语尽可能做到礼貌、不触犯隐私。由于话题结构的话题与述题之间意义上关系松散而又相互联系,说话人可以利用这一特征,不直接地表达出敏感的信息,而用曲折的方式让听话人自己对其间的联系进行推断。在这样的语境中,话题结构的使用可以让说话人达到婉转地表达敏感议题的目的。我们可以参看例8:

(例8)

<sp1>:啊.这位呢是飞鱼,也是网名,我们欢迎她。飞鱼是一个..出租车司机。呃=..开了多少年了?

<sp2>:我开车.是开了..有十一年了。

<sp1>:老司机了哈。

<sp2>:哎。

→<sp1>:呃..飞鱼的另外一个身份呢..她阿琪生活中的...嗯一对儿。在一起有多少年了?

<sp2>:没多久,半年多。

(U3)

例8取自会话语料U3。这是一个有关女同性恋的访谈节目,采访对象之一阿琪已经在台上接受了一段采访,而飞鱼则是刚刚上台接受采访。同性恋在我国仍然是比较敏感的社会话题,通常大家并不习惯于在公共场合谈论这样的现象。正因为如此,说话人sp1在介绍采访对象的时候采用了她的网名“飞鱼”,而不是真名,这也体现出对访谈对象的一种保护。箭头所指的话轮中,说话人在介绍台上两位采访对象的关系时,并没有直截了当地使用类似“飞鱼是阿琪的同性恋人”或者“她俩是同性恋关系”这样的语句进行介绍。相反,说话人使用了画线的汉语式话题结构小句,以期委婉间接地表达两位女性在生活中是伴侣的关系,并同时体现了尊重。

同时可以注意到,说话人在表达这一语句时还出现了类似会话修正的现象,这进一步说明说话人在试图寻求当时的会话情景下最适切的方式进行表达。话题结构的使用在此使得说话人可以有效地回避可能会引致敏感或不快的表达,使访谈的语境适切性得以保证。笔者还在谈论金钱、恋爱、老人过世等敏感议题的会话语料中发现了类似的情况。说话人借助话题结构中话题与述题松散的关系取得理想的语用效果。这些情况说明,话题结构体现了说话人在面对敏感议题时尊重隐私、表达同感或理解的语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