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 话题链的认知分析
话题链的特征为多个述题共享同一话题。如果我们将每一个述题都视为一个单独的小句,对话题链的识解则反映了当前话语空间的动态建构过程。如前文所述,随着会话的展开与推进,当前话语空间不断得到更新。在话题链的识解中,话题同样是认知参照点,但是在每一个得到更新的当前话语空间,经由这一参照点都可以达到新的认知目标,而所有的这些认知目标都共享同一个参照点,由此形成了话题链。例如,我们可以对下面的话题链例子进行分析:
(例4)
→<sp>:当大学校长最重要的事情到底是不是找钱?我方认为是。因为.无论是解决债务问题,还是为了长远发展,资金对于现今高等教育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更多元化资金的流入,一方面是高校打造优秀软件和硬件设施的基础,另一方面它更是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先决条件。因而找钱能促进大楼的建设、大师的培养,更是成就大器的保证。
(U9)
例4取自会话语料U9。画线的句子是一个话题链句子,其中“社会更多元化资金的流入”是话题,为后面的两个述题共享。那么在话题与第一个述题所建构的当前话语空间中,话题是参照点,而述题是认知目标。在第二个述题对当前话语空间进行更新时,参照点从前面的话语空间延续了过来,仍然是参照点,而认知目标则是新的述题小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参照点与知识域中多个目标之间的关联并不一定相同,处理者需要在认知过程中为参照点与每个目标单独建立联系,而不是使用统一的模式。例如,在例4中,处理者经由参照点实现与第一个认知目标的心理接触时,参照点在认知过程中同时还承担了目标中射体的角色。之后,处理者又通过参照点实现与第二个认知目标的心理接触,这时参照点与目标中的射体相关联。因此,参照点与其知识域中不同认知目标之间的关联方式不同。
我们可以根据Langacker(2001)给出的当前话语空间更新模型,对话题链的认知加工过程进行刻画。当前话语空间(current discourse space)包括的是会话参与双方共同拥有的知识,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活跃的、可随时获得的知识,也是在会话当下双方通过交际互动构建的知识。Langacker(1999:265)指出,当前话语空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话语的推进,新的信息会不断地加入当前话语空间,成为已知的信息,而新信息往往是通过某个支撑点加入话语空间的。正因为如此,当前话语空间随着会话的深入在不断得以扩大。在当前话语空间(CDS)更新模型中,当前注意力框架中的话语空间为0,是注意力焦点框架,此前的空间以减号“-”标识,而随后的空间则用加号“+”标识。
图6.5 话题链的当前话语空间更新图式
笔者用图6.5的图式对例8进行解释,在第一个话语空间中,处理者通过话题实现了对第一个述题的心理接触,这些信息延续到了第二个话语空间,在此话题仍然是参照点,而相比前一个述题,第二个述题在当前空间中得以动态凸显。
在图6.5中,我们在当前话语空间中省略了前面几个图中都有的知识域D,事实上,图6.5的这些更新也都是在话题所激活的知识域中进行的,认知目标述题是话题知识域中的可及目标。图6.5话题链的当前话语空间更新可以延续下去,视话题链中的话题所管辖述题的多少而定。当然,由于人的认知能力有限,随着当前话语空间中不断有新信息加入,旧信息也会慢慢模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