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 间接回避
我们知道,根据会话分析理论,话语是有序的话轮组织,而话轮组织最基本的序列为相邻语对。比较常见的相邻语对包括问候/问候、提问/回答、邀请/接受(或拒绝)等。根据合作原则,参与会话的双方通常都清楚了解首选的语对及非首选的语对选择。例如,在会话一方提出邀请时,通常首选的回应是接受,而拒绝则是非首选的决定,如果另一方决定拒绝时,通常会将拒绝表达得不那么直截了当,从而可以在会话中显示出友善及配合。笔者在语料中发现,当会话一方需要选择非首选回应时,有时候会使用话题结构来进行委婉表达或者间接回避。使用话题结构的形式,一方面将话题部分紧扣对方话语的内容,表达了自己的会话合作意图,表示自己的确是围绕着对方的议题作出回答。另一方面,基于话题与述题之间的松散关系,说话人可以因此在述题部分表达边缘性的、不那么切中对方希望获取信息核心的内容。下面可以通过例7来了解说话人如何使用话题结构作为自己的礼貌性选择:
(例7)
<sp1>:你爱你到底是爱股票还是爱你老婆?
→<sp2>:我跟我老婆说了一句话在结婚之前,我说你和股票,对我来说都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现在可能多了我儿子一个哈,但是我跟她说,你一辈子不能不让我做这个东西,我跟我老婆说,我老婆答应我说可以。
<sp1>:你没回答我的问题。
<sp2>:(0)啊
<sp1>:到底是爱股票还是爱老婆?
(U11)
例7取自会话语料U11。在该例中,说话人sp1提出“爱股票还是爱老婆”的问题,按照相邻语对的原则,听话人sp2应该对此作出直接回答,从这两个选择项中选择其中之一。当时说话人sp2的太太也在现场,他显然不希望自己的回答会引起不快或尴尬。因此,他作了“非首选”的决定,不直接回答sp1的提问,而是用间接的委婉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态度,后文中sp1再一次发问,也证明了sp2的回答并没有作出相邻语对中的首选回应。箭头所指话轮中,说话人通过画线的话题化结构小句的形式,作为非首选的回应,用委婉的方法表达了有异于对方期待的回应。同时,这个话题结构小句从话题形式上看,似乎是对对方问题的正面回复,表达了礼貌的合作意图。
在此,说话人使用话题化小句也可以视为破坏了量原则而实现了委婉表达。说话人没有用常规的方式,直接从对方的提问中选择其一作为回答。如上文所述,话题结构中的话题往往表达的信息量比常规小句的主语要更大。说话人在可以选择简要明了的表达方式的时候,选择了更复杂的形式,违反了会话中的量原则,间接地表达出了非规约含义。因此,笔者认为说话人在此是使用话题结构的形式作为间接回避议题的消极礼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