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 话题标记
在前面的小节中已经介绍过话题标记,话题标记通常具有某种形式的表现。用来体现话题功能的语言形式手段即可以成为话题标记。(徐烈炯、刘丹青,2007:71)以往的研究中很多学者提到的话题标记是从狭义的角度理解的话题标记,只包括了表示话题功能的音段成分,往往是助词成分,如“啊”“呢”“么”“吧”等。方梅(1994)认为,现代口语里的句中语气词都是由句末语气词发展而来的,而本书所探讨的话题标记就属于句中语气词。徐烈炯和刘丹青(2007:79)对这一论点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话题标记在小句中出现的时候,作为句子核心的动词通常并未出现,因此并不存在表达态度、语气的问题。而且,这些作为话题标记的词语并不一定都来自句末语气词,还有的来自副词。徐烈炯和刘丹青(2007:79)将这些词称为提顿词,“提”字表示功能,有提示之意,而“顿”则说明其结构特点,即停顿作用。本研究中也采用他们的术语。Wang(2020)的分析也表明,汉语中的话题标记涵盖了比标记词本身的词汇意义更宽广的意义,往往还有承担了部分话语组织的功能。
在本章的2.2.2小节,论述了将主语凸显话题化结构纳入话题结构研究的必要性,在论述过程中笔者提到,超音段成分以及语句排列顺序也可以作为话题标记,这是从广义的角度对话题标记的理解。本研究所涉及的超音段成分话题标记主要是停顿,而语句排列顺序也就是通常说的语序,在笔者对话题化结构进行次类别的细分时都已经论及。本小节主要是在数字上对本研究的会话语料中出现的话题标记作客观的呈现,也尝试对语料中的话题标记进行了大致的整理。
表2.4记录的是会话语料中话题标记的出现频率。在笔者关注的三种不同类型的话题标记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停顿,共有333例话题结构中使用停顿作为话题标记,将话题部分与述题部分相隔。在许多话题结构小句中,停顿是单独出现的话题标记,当然也有很多停顿与其他话题标记共现的情况。例如,停顿会出现在其他提顿词前后,与提顿词同时作为该话题结构小句的话题标记,也会与语序作为话题标记共现。根据笔者的统计数字,在由语序作话题标记的91例话题结构小句中,有31例同时有停顿做标记,占34.1%的比例。而在共计132例有提顿词做话题标记的话题结构中,有61例同时出现停顿,占46.9%的比例。由此可见,作为韵律成分的停顿做话题标记,在话题结构中还是有相当广泛的使用。
表2.4 话题标记频率统计 (单位:例)
注:最后两行的“嗯”与“啊”事实上是由会话当时的听话人作出的反馈语,确切来说应该并不是说话人在话语中所带的话题标记。但是因为有的反馈语出现在提顿词位置,且“嗯”与“啊”作为反馈语在这一位置出现的频率甚至高于某些提顿词,笔者暂且先将其列在表中,随后对其进行观察与描述,但在需要做统计时并不将其计算在内
语序与停顿一样属于非音段成分的话题标记。从本研究所用的语料来看,语序作为话题标记呈现的频率要比停顿与提顿词低,在所有642例话题结构小句中,仅有91例话题结构小句是具备这一话题标记的。在前面一个小节对这一点已经有过总结,话题化结构中的宾语前置结构以及左偏置结构中宾语成分回指话题的情况分别为74例与17例。当然,在这些小句中也有同时出现其他话题标记的情况。
经过梳理后,会话语料中记录下的提顿词在表2.4中都有所体现。可以大致将这些提顿词分为两组:一组是e韵的提顿词,包括“呢”和“呃”;另一组为a韵的提顿词,包括“啊、哈、呀、嘛、吧、呐”以及双音词“的话”和“是吧”[1]。另外还有一个在所有的语料中仅出现3次的“哦”无法归类到这两组中。从出现频率来看,e韵系这组提顿词出现的次数更多,共有80例,而a韵系这组提顿词出现次数为49例。在这些提顿词中仅出现过一种提顿词共用的情况,“呢”与“呃”共现,“呢”在“呃”前,且中间有停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这两个并非都是提顿词,前面的“呢”可以理解为提顿词,而停顿之后的“呃”更有可能是因会话过程中的语不连贯或思想短暂中断而造成的。
“的话”的主要功能就是做话题标记。江蓝生(2004)认为,“的话”是现代汉语口头和书面上使用频率都很高的助词,是“说NP/VP的话”短语话题化的产物。在本书的语料中仅有1例话题结构小句以“的话”做话题标记,出现频率如此之低应该和语料的语境有关。虽然是会话语料,但是本书所用的电视访谈与日常会话相比要更为正式,这可能造成了一些语言结构以及语词选择上的约束。
从本研究的话题结构类型上来看,话题化结构小句全部是以表2.4中的某种形式做话题标记的;左偏置结构小句中,有107例小句包含表2.4所列的某种话题标记;汉语式话题结构小句中,共有57例小句含有表中所列的某种话题标记。
图2.5 呈现话题标记小句比例
从这些数字与各类别话题结构小句总量相比而得到的比例可以看出,话题标记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话题化结构,而最低的则是汉语式话题结构。语料中所有的话题化结构小句都具备了表2.4中至少一种话题标记,可能是停顿、语序或提顿词。这与话题化结构的特点相关,如果没有停顿、语序或提顿词做话题标记,话题化结构也就只是无标记的SV(O)结构了。左偏置结构小句中具有话题标记的小句比例也较高,达到了75.4%。相比前两类话题结构,汉语式话题结构中具有话题标记的小句比例显得比较低,只有32.2%。这同样与其自身的特点相关。语料中最常见的汉语式话题结构是2.2.3小节提到的领格式话题结构。领格式话题结构小句句首的两个NP在语义上有较明显的领属关系,或者表达整体/部分的意义,或者NP2为NP1的性质、心理特征。因为关系紧密,位置排列也相对紧密,几乎不出现停顿。如前所述,提顿词本身也有标记停顿的意思,因此这类结构中用提顿词的现象也极少。相对而言,其他类型的汉语式话题结构中出现话题标记的情况更多见一些。但由于领格式话题结构比例较高,导致了汉语式话题结构整体而言呈现话题标记的比例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