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Prince的研究

4.1.1 Prince的研究

Prince(1997)认为英语中的左偏置结构(LD)与话题化结构(TOP)在话语功能上是不同的,虽然彼此间可能会有重合的地方。很多学者认为左偏置结构的功能在于确立话题,而Prince(1997)则认为左偏置结构的功能并不是如此单一,她认为左偏置结构具有三种不同的功能。首先,依据Chafe的轻主语理论(1987)以及Lambrecht的指称与角色分离原则(1994),小句的主语位置是不适合引入先前话语中并未出现的新实体的,因而人们有必要在主语位置之外寻求合适的位置引入新实体,以减少听话人在处理小句时需要付出的认知努力。(Prince,1997)左偏置结构的话题位置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理想位置,在话题位置引入新实体后,述题主语位置出现回指话题的成分,听话人能轻松地进行识解。因此,Prince(1997:124)提出的左偏置的第一类功能是简化话语引入新实体的过程。左偏置结构的第二种功能是标识话题部分的所指与之前话语中的某一内容具有某种偏序集关系(poset relation),也就是说,话题部分的所指与先前话语的某一内容也许是部分/整体关系,或类别/次类别关系,或平等关系等。Prince(1997:124)认为左偏置结构的第三种功能较为少见,其由句法限制引发,主要作用是为了不违反长距离指称的一些句法上的限制,因而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话题化结构的“显性”形式,即在话题化结构的空位上加上回指词来避免句法上的难题。Prince(1997)认为左偏置结构的这三种功能并不同时存在,因而她将这类结构由此分成了三个次类。

对于话题化结构,Prince(1997:128-132)也总结了两种功能。第一项功能与左偏置结构的第二种功能相同,也就是话题位置的成分能够让听话人推断它与之前话语中已经唤起的某实体同属偏序集;话题化结构的第二项功能则与左偏置结构的功能并不相似,它可以标识在听话人听到话语的当下已经存在在意识中的论断,即标识旧信息的功能。

Prince(1997)及其他学者的研究都偏重于区分左偏置结构与话题化结构的区别,而他们所谓的功能上的区别主要还是从信息传递及指称方式这一角度来体现的。笔者将通过对会话语料的分析来观察,根据话题结构表达的内容以及与上下文的关系来观察它们语用上的功能。笔者主要参考Netz和Kuzar(2007)的研究方法来考虑话题结构的话语功能。